少府的工匠,可以说基本上已经能代表大秦最高的制造手准了,除了墨家里面一些顶级的机关师外。
秦国少府可以说是傲视六国,秦军能够一直接连不断的打胜仗,那精良的装备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扶苏的形容虽然模糊,带着些孩童特有的天真幻想,但少府的工匠,硬是照着这个思路,将马鞍给整个做了出来。
虽然因为时间短暂还很粗糙,甚至某些地方做得也不是很准确,但大概已经有了后世马鞍的几分雏形了。
这已经是极为不容易的了,毕竟扶苏就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他们可是什么参考样式都没有。
最神奇的,他们甚至还根据扶苏的话语,将那垫子加高了些,变成了高桥马鞍,让人坐上去,能够更加稳定一些。
要知道,这可是到了后期才逐渐演变出来的,不得不让感慨秦时工匠的创造力。
虽然时间短,但因着工匠多,再加上嬴政想要试验的缘故,所以做出的马鞍并不算少,有三具之多。
正好便让此次比试的前三名,一起上马试一试,也能更好的看出效果。
说来也是巧,本次比试的前三名,除了李离,剩下两个都是朝中大将的子嗣,一个是蒙武将军的儿子,一个更是王翦的儿子。
蒙家世代效忠秦国,乃是扎根在军中的老牌势力,王翦这些年更是风头正劲,在军中颇有威望。
作为他两人的子嗣,却输给了一个没有出身背景的人,王贲和蒙恬自然是不服气的。
将门子弟自有傲气,两人又都是家学渊源,上过战场,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自然不会搞什么排挤之类的小伎俩。
不服气,那自然是在真功夫上再比一场,本来两人便想着,私下里再找李离练练。
这会正好大王给了舞台,几人便更是暗暗较上了劲,当然,这个较劲,更多的还是年轻的王贲和蒙恬。
作为从最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王离,其实压根没把两人的不服气当成一回事,他更看重的是如何在大王的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领。
扶苏坐在高台上,看着历史上有着赫赫名声的王贲和蒙恬,跟一个在原本历史上,应该是不幸战死的将军较劲。
一时间,倒是觉得颇为有意思,这些历史上出了名的人物,年轻的时候,也都是意气风发,争强好胜的啊。
更让他觉得感慨的是,这七国混战时期,不知到底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因为出身等种种原因而被埋没。
李离能在骑射上,赢过王贲和蒙恬,虽然不代表着,他打仗就能胜过两人,可一身本领却是毋庸置疑的。
可在原本的历史上,却压根没有对方的名字,也不知是死在哪场战争之中,还是被哪个上官打压,没能出人头地。
历史的迷雾太大,扶苏猜不出来,只是李离这个名字,却实在让他觉得有些奇怪,谁家的孩子会取名为离呢?
喜欢我在综影视寿终正寝请大家收藏:我在综影视寿终正寝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