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东街米铺的刘夫人订了二十匹妆花缎,指明要掺金线的。"账房先生擦着汗,"可咱们库房只剩南京织造局特供的龙凤纹..."
陈美丽折断手中的玳瑁算盘珠,翡翠耳坠在晨光里晃出残影:"不一定非按照她的想法卖货,要懂得营销,把库里那批褪色的杭绸浸上玫瑰露,就说这是西洋传来的'霞光锦'。"她突然压低声音,"让泉州分号连夜运三百斤辣椒粉,去了辣味,混在胭脂里发往辽东——听说建奴贵妇最爱烈色。"
三日后,当赵半城捧着新到的波斯绒毯举办"万货会"时,黄浦江畔突然漂来十艘画舫。陈美丽包下所有歌妓,令她们披着"霞光锦"在船头起舞。暮色中流光飞舞,竟将半城百姓引到江岸,永昌号的绒毯在库房积了层灰。
"雕虫小技!"赵半城摔碎茶盏,从袖中掏出张盖着漕运使官印的批文,"传话下去,明日所有运往松江的商船,每船加抽二两'河捐'!"
陈美丽在寅时收到线报时,正对着满箱假银票发笑。这些印着"永昌号"暗纹的伪钞,本是赵半城用来挤兑她的杀招。"备轿,去栖霞寺。"她将银票塞进功德箱,"就说我为求子捐了三千两香火钱。"
次日清晨,漕运码头的苦力突然罢运。他们收到了假钱,每块假银子上面都刻着永昌号标记。暴怒的船工冲进赵家库房时,在夹墙里翻出整箱东瀛武士刀——正是上月水师悬赏搜寻的倭寇赃物。
当赵半城在狱中吞金自尽时,陈美丽正用他私藏的倭刀修剪窗台上的西洋蔷薇。刀锋过处,二十朵墨色蔷薇坠入黄浦江——每片花瓣背面,都印着"百货大楼"即将发售的新货单。
几天后,百货大楼门口张贴出一张醒目的海报:“梦幻购物节——消费满赠,豪礼不停!”这可不是普通的满赠活动,陈美丽巧妙地设置了多个梯度的满赠门槛,赠品从实用的生活用品到珍贵的珠宝首饰,应有尽有。而且,每消费一定金额,还能获得一次抽奖机会,奖品包括豪华境外游、限量版西洋产品等。
不仅如此,陈美丽还利用百货大楼的场地优势,在商场内举办了多场主题活动。有浪漫的大婚礼服秀,邀请准新人们免费参观,展示最新款的婚纱礼服;还有亲子蒸馒头大赛,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现场热闹非凡。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顾客的粘性,还吸引了大量新顾客前来。
百货大楼的生意愈发红火,而陈美丽也在商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了众人敬仰的商业传奇人物。
崇祯四年冬,松江府漕运码头飘来艘雕栏画舫,陈美丽裹着狐裘立在船头,她眉头紧锁,又一场商战开始了!
"经理,徐家汇的铺面真要改成三层货栈?"账房先生捧着宣纸账本的手直哆嗦,"知府大人说商贾楼高逾丈即是僭越..."
陈美丽丹蔻指甲划过黄浦江雾霭,远处豫园飞檐下,她的"上海百货"正被沈万三后人开的绸缎庄压得门可罗雀。突然瞥见岸边勾栏瓦舍的灯笼,她轻笑:"去,把货栈西厢改成歌舞榭,找最好的昆曲班子——不,要找唱《茉莉花》的姑娘。"
腊月廿三,云间百货西侧升起鎏金匾额"百乐门"。开业当夜,陈美丽点亮满屋琉璃灯,光瀑倾泻在波斯地毯上,映得席间松江名宦们睁不开眼。红绸掀开时,众人倒抽冷气——戏台竟是用整块透明水晶所铸,台后整面墙嵌满西洋镜。
当红歌姬玉箫娘子踩着改良过的花盆底登场,鹅黄马面裙下隐约露出玻璃丝袜。她启唇竟是吴侬软语混着爵士调:"夜~来~香~" 尾音未落,陈美丽拉动机关,戏台顶棚突然降下数百匹苏绣,匹匹标着上海百货的朱砂印。
次日卯时,上海百货尚未启门,抢购苏绣的官家女眷已踩烂三道门槛。陈美丽在顶楼拨弄着算盘,突然瞥见账本某页夹着张泛黄纸笺——竟是崇祯二年的《邸报》,头条写着"宁远伯李长风大破建奴于北京城下"。
"李长风..."她摩挲着《邸报》上被朱砂圈起的名字,书架上突然掉下来一张诗笺,墨迹正是宁远伯府独有的金箔松烟墨:
"闻君袖藏乾坤术,可愿共弈山河局?"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明风再起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