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风再起

第151章 流贼败走(2 / 2)

罗汝才的探马带回消息时,这位八大王正在啃烤鹿腿。听闻李自成的黄骠马踏碎了辕门令箭,他狂笑着把鹿腿骨砸向地图:"驴球子!前年分凤阳金银时他冲在最前头!"但笑着笑着突然呛出血丝,这才发现自己的手已经把桌角捏出了木茬。

千里镜的视野里,赵德勋看着雪原上炸营的流寇,嘴角扯出冰冷的弧度。他特意让工兵营在五更天演奏《掷弹兵进行曲》,苏格兰风笛声混着火箭炮的尖啸,把十三家联军的神经彻底撕碎。当太阳升起时,斥候捡到了七面镶金军旗、五尊虎蹲炮,以及装满三十六辆大车的金银细软——都是义军来不及带走的"战利品"。

战后的中原大地,满目疮痍,残垣断壁间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气。洪承畴望着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心中既有得胜的快意,又有对局势的隐忧。不过,此刻他更为在意的是如何借此战功,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朝堂中的地位。

于是,洪承畴精心撰写了一份表功奏章,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在奏章中,他大肆渲染此次战役的艰难与辉煌,着重强调斩杀流贼上万的赫赫战功。同时,洪承畴对赵德勋的功绩着墨甚多,将其描绘成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洪承畴此举并非出于纯粹的赏识,而是暗藏私心,他企图通过让崇祯皇帝给赵德勋加官进爵,进而将赵德勋这一部明军连带装备都纳入自己麾下,以此来吞并李长风的部曲,扩充自身势力。

不久后,崇祯皇帝的诏书便传至军中。诏书言辞嘉奖,对赵德勋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赞不绝口,并表示要对其加官进爵,许以丰厚的赏赐,还打算将这支部队正式编入洪承畴的麾下,拨给更多精良装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然而,面对这看似诱人的条件,赵德勋却不为所动。他听着传诏太监宣读诏书,脸上没有丝毫惊喜之色。待太监读完,赵德勋平静地说道:“多谢陛下厚爱,但末将志不在此。”传诏太监一脸惊愕,他从未见过对功名利禄如此淡泊之人。

赵德勋心中十分清楚,自己这支部队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完全依赖于李长风的科技与后勤补给。那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都是李长风在海外苦心经营的成果。离开了李长风,他和他的部队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啥也不是。所以,他对洪承畴的如意算盘看得透彻,绝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而迷失方向。

赵德勋心意已决,他迅速收拾行囊,率领部队来到黄河码头。士兵们对他的决定毫无异议,他们追随李长风已久,对李长风忠心耿耿。一行人登上沙船,扬起风帆,朝着天津的方向驶去。

洪承畴得知赵德勋拒绝诏命,径直返回的消息后,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计谋竟然落空,心中对赵德勋和李长风的恨意又增添了几分。在他看来,李长风此举无疑是对朝廷权威的公然挑战,必须想办法予以打压。

而在京城,崇祯皇帝听闻此事后,也是龙颜不悦。他一方面对赵德勋的抗命行为感到愤怒,另一方面也对李长风在海外的势力越发忌惮。李长风的部队不听调遣,这让崇祯帝意识到,李长风已然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若不加以制衡,恐日后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明风再起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