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婶子和李二嫂,都各自找来了地契,
村长仔细比对后,又托人去询问,
熟知分地情况的老人。
折腾了好一番,终于真相大白:
“张婶子,李二嫂,这地啊,
确实当年划分给了张婶子家,
只是后来界限模糊,闹了误会。”
村长指着地契,耐心解释。
李二嫂一听,脸上一阵白一阵红,
有些不好意思:
“哎呀,这…...是我弄错了,
张婶子,对不住啊。”
张婶子见她态度诚恳,也忙摆手:
“算了算了,弄清楚就好,咱以后还是好邻居。”
石狗蛋第一次去城里,
别说城里,就连集镇,他都没去过呢。
一路上像只出笼的小鸟,
走着走着,石狗蛋突然停下脚步,
蹲在路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地上,
“狗蛋,你在看啥呢?”
“爹,你看这草,咋和咱家种的不一样呀?”
石柱福低头一看,心中一喜,
这草看似普通,娘子也曾在山里采到过,
还告诉过他:这草能与自家几种药物,
配成一副新的良方,
能治些常见的小儿病症。
幸亏狗蛋眼尖,瞧见了这种少见的草药。
“狗蛋,你可真机灵,这草药有用着呢!”
石柱福夸赞道,小心地将草药挖起,
包好放进背篓继续赶路。
来到集市,狗蛋蹦蹦跳跳,
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对啥都好奇得紧。
“爹,你看那儿,有个卖糖人的!”
石狗蛋扯着石柱福的衣袖,
小手指向路边一个小摊,眼睛放光。
石柱福笑着摸摸儿子的头:
“狗蛋,咱先办正事,办完了事,
爹再给你买,好吗?”
石狗蛋虽有些不情愿,但还是乖巧地点点头,
紧紧跟着爹的脚步,还不时地回头看。
石柱福带着儿子,径直走向药铺集中的街巷,
一路上,还留意着百草堂的动静。
正走着,不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
石柱福心头一紧,拉着石狗蛋循声走去。
只见一群人围在百草堂门口,
一个老者正怒目而视,手中还拿着一包药。
“你们百草堂咋回事?这药吃了一点用都没有,
还花了我这么多银子,黑心啊!”
老者气得胡须都在颤抖。
百草堂的掌柜却一脸傲慢,
双手背在身后:“老头,你可别血口喷人,
我百草堂的药,都是上乘的,
肯定是你自己吃法不对!”
石柱福在一旁听着,
心中暗自冷笑,悄声对石狗蛋说:
“狗蛋,瞧见没,这百草堂就会欺负人。”
石狗蛋也气鼓鼓地攥着小拳头:
“爹,他们太坏了!”
石柱福趁着百草堂门口乱哄哄的,
带着狗蛋进了几家相熟的铺子,
这第一家,自然是仁心堂。
林老板看到石柱福,热情地打过招呼,
石柱福便将百草堂,在村里闹事,
还找人装病,种种事情说了一遍。
告别了林老板,他又去了几家药铺,
打听了些生意门道,还结识了一位外地来的药材商,
那位药材商听闻:石柱福自家种药材,
还自己研发、熬制滋调理补药,
颇感兴趣,还互相交换了信息,
这位药材商,四十来岁,
在省城开药铺的,叫沈成明,
沈成明还给了他一张名帖。
“爹,今天收获可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