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村沉浸在一片喜悦与忙碌之中
然而,繁荣的背后,危机正悄然滋生。
作坊里,各类产品堆积如山,
原本宽敞的祠堂,如今被塞得满满当当:
川贝枇杷膏、雪梨百合润肺膏、各种水果养生茶、
水果干、果脯、果酒、果酱……
琳琅满目的货品,占据了每一寸空间,
工人们在其间,忙忙碌碌,穿梭不停,
常常磕磕碰碰,弄得乱七八糟,
“阿牛,你咋又把这新采的枇杷,放错地儿啦!
这是要用来熬膏的,弄混了咋整?”
负责原料分拣的是,老猎户李大山的媳妇,
李婶子急在当前,直叹气,
王翠妞刚走进作坊,便目睹了这混乱的一幕,
眉头紧锁,她心里清楚,随着业务的急剧扩张,
场地,已然成为控制发展的一大困难,
不仅如此,人员管理也愈发棘手。
新招来帮忙的村民们,虽大多热情高涨,
但因缺乏经验,做事毫无章法。
包装区,几个姑娘为了赶速度,
标签贴得歪歪扭扭,
甚至,有的还贴错了产品名称;
熬膏区,新手师傅,掌握不好火候,
一锅枇杷膏差点熬糊,好好的素材都浪费了,
旁人看在眼里,心疼不已。
“翠妞,这可咋整啊?
订单催得急,咱们这乱成一锅粥,
怕是按时交货都难。”
阿珍满脸焦虑地凑到王翠妞跟前,
王翠妞咬咬牙,镇定地说:
“别急,阿珍姐,现在暴露出来的这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咱们一样一样的捋清楚,总能找到办法。”
她立刻和村长李长根商量,召集村里的骨干们,
齐聚在院子里商讨对策,石柱福率先发言:
“娘子,依我看,场地得扩建,
这祠堂,实在装不下了,
要不把村西那块闲置的空地,
利用起来,建个大工坊?”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这主意可行。
可资金问题,又横亘在前,
建工坊、购置新设备,哪一样不需要大把的银元?
村里虽说挣了些钱,但前期投入也不少,
一时间,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这时,村里的老账房先生轻咳一声,
缓缓道:“咱们可以试着,跟钱庄借些银子,
以咱们现在的生意规模,和订单做担保,
往后慢慢还,只是利息不低,需盘算清楚。”
王翠妞沉思片刻,点头应道:
“这也是个法子,我再去打听打听,
看看能不能想到,更好的办法。”
场地的事儿有了初步方案,
人员管理也不能含糊,王翠妞决定:
重新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分工与职责,
她将工人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一个组长,
负责监督质量、把控进度,同时,开展技能培训,
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传授技巧,
以提升大家的业务能力,她看着大伙严肃的道:
“从今天起,大伙都得严格的按照新规矩来,
做得好,工钱、奖励一分不少;
要是出了错,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咱们这生意,是全村人的指望,
不管什么原由,容不得半点马虎!”
喜欢穿越古代医女特警的乡村传奇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医女特警的乡村传奇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