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王爷心中对这种平凡而珍贵的家庭生活有了更深的向往。或许自己也该多感受感受这样的生活,让自己的内心也能被这份温暖与幸福所填满。他也融入到这欢快的氛围中,与大家一起谈天说地,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时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与婶娘相处的时日里,王爷逐渐读懂了赵亚楠与何三深厚情谊的根源。这位农家妇人虽不识文墨,却有着豁达如天地的胸襟。每日天未亮,她便在灶台前忙碌,将十几口人的饭菜一一备好,还要照料瘸腿的何大爷起居。还有一家人的换洗衣服,所幸如今家境改善,王爷带来的丰厚食材,倒也让她的操持多了几分从容。
大富与雪梅原计划初二回娘家,因惦念唤男归期,特意多留一日。临行前,婶娘将亲手做的糕点、山里自织的布匹塞满他们的行囊,又细细叮嘱虎子路上当心。小院里依旧热闹不减——何三正手舞足蹈地表演自创的舞蹈,夸张的动作逗得阿武和影子忍俊不禁,三人很快熟络起来。二哥与哑弟也凑过来,年轻人你一言我一语,笑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阿武受不住何三的软磨硬泡,干脆展露几手王府侍卫的看家本领。只见他身形如电,几个腾挪翻转引得满堂喝彩,连平日沉稳的影子都忍不住加入,三两下攀上院外的老槐树,摘下几串冰棱当暗器逗趣。婶娘看着这群闹作一团的年轻人,笑着往灶膛里添了把柴,不一会儿,焦香的烙饼味混着茶叶蛋的香气便弥漫开来,她特意多留了几个茶叶蛋,悄悄塞进阿武和影子手里,这细微的关怀,让两个自小无父无母的汉子红了眼眶。
午后围炉时,何大爷虽行动不便,枯瘦的双手却灵巧地穿梭在竹篾间,编出一个个结实的簸箕、竹篮。这些物件从不售卖,全送给山里缺衣少食的人家。何三见阿武和影子望着老人的手艺发呆,索性拉着二人换上粗布衣裳,往深山走去。山路蜿蜒,他们见到了何三吹笛师傅家漏风的茅草屋,老人冻得通红的手仍执着地修补漏风的屋子。阿武摸出一两银子悄悄放在灶台上,被老头瞥见时,只尴尬地挠挠头:“给孩子买些吃食。”
暮色渐浓,何三带着沉甸甸的情谊归来,怀里还抱着给师傅拜年时对方硬塞的山核桃。王爷望着院里嬉笑的众人,突然觉得,这被柴火熏暖的小院,远比皇宫里雕梁画栋的宫殿更像家。大富带着雪梅也只停留一天就回,他担心母亲一人照顾不过来家里的众人。
次日清晨,寒风如刀,何三、阿武、影子与二哥四人扛着斧头,踏着厚厚的积雪往山上走去。他们在竹林间穿梭,砍下粗壮的竹子和结实的树枝,肩头很快落满白雪。
来到吹笛子老头家时,破旧的茅草屋在风中摇摇欲坠,墙缝里漏着刺骨的寒风。老头的小孙子缩在角落里,冻得脸蛋通红,床上的老婆子咳嗽声断断续续。大哥早已背着一大袋山药蛋先到了,见到众人,赶忙帮忙卸木材。
几人分工协作,阿武和影子身手敏捷,踩着梯子修补屋顶,将茅草与竹子层层压实;二哥和何三则用桐油木板加固墙壁,又糊上厚厚的粘土。忙活间,大哥又气喘吁吁地扛来一床厚实的被褥,轻轻铺在老婆子的床上。
之后,他们顶着寒风去山上捡了许多干柴枝,堆在老头家的屋檐下。回到婶娘家,婶娘早已准备妥当,不仅背来满满一筐山货,还翻出一大包何三小时候的旧衣服,仔细叠好:“这两孩子穿正合适,这天寒地冻的,可别冻坏了。”
原来,阿武昨夜辗转难眠,一闭上眼就想起老头家漏风的屋子和孩子们冻裂的小手。天一亮,他就迫不及待拉着何三他们来帮忙。看着修缮一新的屋子,屋内升起的袅袅炊烟,老头颤抖着嘴唇,泪水在浑浊的眼眶里打转,拉着阿武的手久久说不出话。这冰天雪地中的善举,让温暖在每个人心间流淌。
哑弟背着沉甸甸的草药包,脚步匆匆地来到吹笛子老头家。那草药是他从家里带来的,散发着淡淡的药香。他将草药放在老婆子床边,又把带来的零嘴递给几个眼巴巴望着的小孩。孩子们怯生生地接过,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众人忙碌完这一切,拖着疲惫却满足的身躯回到家。围坐在饭桌前,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心里却都还想着老头一家。谁也没想到,这山里的生活竟如此困苦艰难。
这时,何三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其实以前咱们家也穷得叮当响。要不是姐姐教我们做麻辣鱼,我们日子也过不下去。以前咱们住的房子,也是用树枝糊着泥土,四处漏风。后来姐姐教我们烧制土砖,一家人花了好几个月,一块一块地垒,才建起了现在这土墙房,不然日子哪有现在这么好。”
王爷听着,不禁微微皱眉,轻轻叹了口气:“是啊,这天下穷苦之人太多了,能帮一个是一个,可终究是帮不过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却也有着想要尽力助人的坚定。
婶娘在一旁默默听着,眼眶微微泛红:“咱能帮一点是一点,就像今天,看到那老头家的屋子修好了,孩子们有吃的,心里就踏实多了。”
众人都默默点头,这一刻,他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也在心底坚定了继续帮助他人的信念。温暖的灯光下,大家的心靠得更近了,在这平凡的日子里,体会着生活的不易与美好,也思索着如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那些仍在困苦中挣扎的人带去一丝希望。
喜欢从现代到古代,赵亚楠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从现代到古代,赵亚楠的逆袭之路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