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到古代,赵亚楠的逆袭之路

第265章 今昔往昔(1 / 2)

御书房的铜漏滴答作响,王爷批完最后一沓奏折,见赵亚楠正对着空荡荡的儿童房发呆。案上还摆着半块咬过的红豆糕,是墨砚今早非要留给母妃的,此刻早没了热气。

"又在想那两个小机灵鬼?"王爷搁下笔,见妻子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采薇落下的虎头香囊。自从龙凤胎被太后接去小住,王府忽然安静得可怕,往日追着蝴蝶跑的欢笑声、争抢糕点的奶凶争吵,都化作寂静的回忆。

赵亚楠轻叹一声:"太后说要教他们辨认前朝贡品,皇后又邀他们去御花园写生...连着五日没见了。"她起身整理孩子们散落的玩具,木剑旁还躺着墨砚学写字用的竹片,歪歪扭扭刻着"父...母"二字。

王爷走到她身后,看着窗外新抽的柳枝随风摇晃:"宫里的孩子,哪个不是束发就学《礼记》,三岁开蒙读经?偏我们这两个,整日追着戏子学唱曲儿,跟着嬷嬷跳拍手舞。"话虽这么说,眼底却藏不住笑意——前日三皇子来王府做客,竟缠着墨砚学《拔萝卜》的儿歌,堂堂皇嗣,唱得比孩童还欢。

正说着,窗外忽然传来银铃般的笑声。只见采薇骑着竹马冲进来,后头墨砚举着风筝紧追不舍,两个孩子的虎头帽歪歪斜斜,发间还沾着御花园的花瓣。"母妃!皇祖母教我们做了糖人!"采薇举着糖做的小凤凰,墨砚则掏出个歪歪扭扭的糖马,"父王快看!我这个像不像你的汗血宝马?"

赵亚楠眼眶发热,一把将扑进怀里的两个小团子搂住。王爷看着孩子们沾着糖渍的小脸,终于明白为何满宫皇子公主都成了"小尾巴"——这对在自由里长大的龙凤胎,就像春日里最鲜活的风,吹散了宫廷里的刻板,也吹暖了每个人的心。

暮色漫进王府时,赵亚楠正倚在廊下看孩子们追萤火虫。墨砚举着纱网跌跌撞撞跑在前头,采薇边追边喊"给我留一只",两个小身影裹在朦胧月色里,像两团跃动的萤火。太后前日的话又在耳畔响起:"让王爷多添几个孩子,也好让这王府更热闹些。"

身旁忽然落下熟悉的气息,王爷将披风轻轻搭在她肩上。"在想什么?"他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见墨砚摔了个屁股墩,却还高举着网住的萤火虫向妹妹炫耀,不由得轻笑出声。

赵亚楠摇摇头:"太后又在催了。"她转身看向王爷,烛火在他眉眼间投下温柔的影,"不过你说得对,有这两个小冤家,日子已经够热闹了。"

王爷伸手替她拂去发间飘落的海棠花瓣,指尖触到她耳后时微微顿了顿。那年她生产时恰逢边疆告急,他星夜离京,等赶回王府时,一双儿女已在襁褓中安睡,而她苍白的脸色让他至今心悸。"生孩子如过鬼门关,"他声音低沉,掌心轻轻覆上她的手背,"你和孩子们安好,便是我此生最大的圆满。"

远处传来孩子们欢快的歌声,混着夏夜的蝉鸣飘来。赵亚楠靠进他怀里,望着廊下挂着的虎头花灯轻轻摇晃。是啊,生命的缘分强求不得,眼前这对活宝已将日子装点得鲜活热闹,又何必执着于更多?晚风拂过,带着草木清香,将这份心意静静揉进月光里。

秋日的桂花香漫进王府时,赵亚楠正坐在廊下教采薇穿桂花手串。小丫头肉乎乎的手指捏着金针,认真的模样让她想起那年自己初入王府的光景。如今二哥与灵儿琴瑟和鸣,哑弟和文秀膝下承欢,何三和春红也即将迎来新生命,憨厚的大哥已有3个孩子。

可不知为何,近来她总在夜半惊醒,心像被丝线轻轻牵扯着,无端发慌。白日里看着孩子们在庭院追逐,或是与王爷闲话家常时,这种不安也会突然袭来,如同乌云掠过晴空,转瞬即逝却叫人难以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