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手记

第69章 脉力强弱判正气盛衰*(2 / 2)

儿子仍有疑虑:“中医能让白蛋白升上去吗?西医说再低就要输人血白蛋白了。”苏怀瑾笑道:“您看阿姨的脉,现在弱得像快熄灭的灯芯,我们先添点灯油,让火苗慢慢旺起来。西医的营养液是‘外援’,中医是帮身体自己‘造血’。”

药房老周捧着红参片过来,半透明的切片泛着琥珀色光泽:“苏医生,这批长白山红参,蒸制时加了麦芽糖,甜度适中,皂苷含量1.2%,符合药典标准。”他又展示熟地,“每蒸一次加10ml黄酒,红外测温控制在90℃,环烯醚萜苷保存率85%。”

苏怀瑾点头:“《雷公炮炙论》说‘熟地蒸如乌漆,自然味甘’,现代工艺让药效更稳定。”她转向王秀英,“喝完药可能会觉得肚子暖暖的,别担心,这是胃气在恢复,就像久旱的土地迎来第一场春雨。”

三天后复诊,王秀英的面色稍有红润,能喝下小半碗小米粥。苏怀瑾搭脉后调整处方:“加山药15g、莲子10g,《本草纲目》说‘山药健脾补虚,莲子养心安神’,帮脾胃搭把手。”

这时,病房门口出现个穿白大褂的身影,胸前挂着TS集团的工作牌:“王女士家属吗?我们新推出的‘肿瘤康复芯片’能直接补充氨基酸,临床显示白蛋白提升率30%……”

儿子的手不自觉地摸向口袋里的TS宣传册,苏怀瑾注意到王秀英腕部若隐若现的蓝色纹路——又是TS的产品。“抱歉,患者现在需要自然康复,”她挡在两人之间,“任何外来干预都可能干扰脾胃自我修复。”

TS推销员离开后,儿子低声说:“他们说中医太慢,芯片能直接激活细胞……”苏怀瑾看着王秀英虚弱的脉象,想起陈雨薇的甲亢治疗:“细胞激活就像拔苗助长,您母亲的脾胃需要自己学会消化,而不是永远依赖外力。”

暮色染黄了诊室的窗棂,苏怀瑾刚要下班,护士站传来消息:“有位腹型肥胖患者,baPWV 1800cm/s,颈动脉斑块形成,脉管硬得像钢筋。”她望着王秀英逐渐有力的脉象,想起《黄帝内经》“脉者,血之府”的教诲。

“先做动态血压和内脏脂肪CT,”她对程野说,“准备血府逐瘀汤,桃仁用燀制法,川牛膝酒炙。”转身时,王秀英正在喝第二煎的药汤,红参的甘苦混着熟地的醇厚,在诊室里萦绕。

苏怀瑾知道,从弱脉到硬脉,从正气盛衰到痰瘀胶结,中医的脉诊就像一把多刃刀,既能辨虚损,也能察实邪。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岐黄手记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