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手记

第81章 老年脉硬柔肝息风(2 / 2)

第三次复诊时,周明轩颤巍巍地从帆布包里掏出备课本:“苏医生,这是我给毕业班出的模拟卷,你帮我看看……”苏怀瑾接过时,发现最后一页画着脉象图,旁边写着“弦硬脉=肝阳亢=天麻钩藤饮”,字迹比平时歪斜许多。

她鼻子发酸,边调方边帮老人整理教案:“周老师,您看这味钩藤,《本草纲目》叫它‘钩藤’,能平肝息风,就像您纠正学生错题,得从根源入手。”老人浑浊的眼睛亮起来:“原来中药也讲‘解题思路’。”

第五天清晨,周建军火急火燎冲进诊室:“我爸停药一天,今早血压又飙到170!”苏怀瑾带着脉象仪上门,发现周明轩正趴在桌上改作业,额角冷汗浸透白发。

“不是让您别停药吗?”她迅速搭上脉,弦硬脉比初诊更甚,“中药是慢慢调,就像老机器上润滑油,得给时间。”脉象仪显示血管弹性指数下降,她调出监控录像:“您看,煎药时钩藤后下,挥发油保留完整,和西药间隔1小时服用,不会冲突。”

周建军看着屏幕上的波形图,终于示弱:“对不起,我怕中药不管用……”苏怀瑾递过手写的服药间隔表,每格都画着中西医药物的图标:“我们列个‘课程表’,让中药和西药‘分班上课’,互不干扰。”

三天后复诊,周明轩的脉象弦硬稍缓,脸上有了血色。他突然抓住苏怀瑾的手,声音发颤:“昨晚梦见在黑板上写公式,粉笔灰全变成黑蛇,绕着讲台爬……”话未说完,儿科诊室传来孩子的哭闹声,护士小林探出头:“苏医生,5岁肺炎患儿低热不退,脉数得像小鼓点!”

苏怀瑾望向中药柜,天麻饮片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本草纲目》里“定风草”的注解仿佛在晃动。她转身时白大褂带过药斗,天麻的苦香混着远处的儿童咳嗽声,在诊室里轻轻飘荡。

“周老师,您的肝风在减弱,但还没静下来,”她在处方上添了一味牡蛎,“就像您教学生,难题得一步步解,别急。”老人点头,翻开备课本,最新一页写着:“天麻钩藤饮,平肝息风,治弦硬脉如解方程式。”

诊室门再次推开,阳光照亮周明轩鬓角的白发,也照亮了苏怀瑾白大褂上的“仁济堂”徽章。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岐黄手记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