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诗人见到仙人后,恭敬地长跪,向其请教长生不老或修炼的宝诀,表现出诗人对超凡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得授秘诀,仙人消逝
- “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仙人欣然开口,传授给诗人炼药的秘诀。诗人将这些话语铭记于心,然而转瞬之间,仙人就如闪电般消失了。仙人传授秘诀时的欣然与消逝时的迅速,更突出了仙人的神秘莫测,也让这份秘诀显得尤为珍贵。
渴望修炼,超脱尘世
- “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仙人消失后,诗人仰望却再也看不见,心中满是炽热之情。他决定按照仙人传授的方法去炼制丹砂,从此告别尘世,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这表达出诗人对仙人境界的向往以及为追求长生不老、精神升华而毅然决然的态度。
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通过描绘仙境、邂逅仙人、得授秘诀等情节,展现了李白对道家修仙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他诗歌中奇幻的想象和对精神超越的执着。
创作背景
李白一生渴望入仕,以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然而,他的仕途坎坷。早年他游历四方,寻求入仕机会,曾得到唐玄宗的征召,却未得到重用,后又遭权贵排挤,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又因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被流放夜郎。
在这样的人生经历下,李白创作了《古风》组诗。《古风其五》可能是他在某个特定阶段,对自己人生遭遇、社会现实有所感悟而作。或许是他在经历了官场的挫折、理想的破灭后,借古讽今,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人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以及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 怀才不遇的悲愤:李白渴望在仕途上大展宏图,却始终未能如愿。这种经历使他在诗中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悲愤,如可能通过描述古代贤才得遇明主而自己却无人赏识,发出“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般的感慨,将怀才不遇的痛苦与无奈融入其中。
- 对现实的批判:李白所处的时代,表面繁荣但内部矛盾已逐渐显现,官场腐败,政治黑暗。他在经历挫折后,对这些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中或许会以古喻今,批判现实中的不合理现象,如通过对古代王朝兴衰的描写,影射当时朝廷的种种问题,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 对理想的执着:尽管遭遇重重挫折,但李白心中的理想从未熄灭。创作背景中的种种困境反而更激发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中可能会体现出他即便身处逆境,仍向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般的纯净理想境界,展现出对美好政治理想和人生境界的不懈向往。
喜欢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请大家收藏: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