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顾廷烨都已经把人得罪死了,顾廷煜也没有往回收的道理。
只是没有再揪着太祖的话题去说,反而是说到了真宗朝的周武惠王身上,他也曾经历任同平章事、枢密使,距今也不过五十年时间。
随后就开始反问韩琦,他到底是因为狄青能力不足而反对,还是仅仅因其武将身份而心存偏见。
这一番话就堵住了韩琦搬出祖训来的说法,也避免再把话题牵扯到太祖身上。
当然韩琦也能说一句时移事宜,可那样的话,就真的是在自打嘴巴了。
韩琦被顾廷煜这一反问弄得胸中一哽,再加上当着赵祯的面,有些话也不好说。
只得冷冷道:“本官向来以才取人,岂会因武将身份便心存偏见?
只是枢密使一职,关乎国家军政要务,需得文韬武略兼备之人方可胜任。
狄枢相虽在军中威望颇高,但朝堂之上的权谋机变、各方斡旋,却非其所长,恐误了国家大事。”
说到此处,韩琦突然话锋一转,向赵祯恭敬行了一礼,言辞恳切道:“为证臣之清白,还请官家下旨清查枢密院近年案牍。
如此一来,是非曲直,一目了然,也能明确狄青是否有能力担任此职,以免日后再生诸多纷争。”
顾廷煜万万没想到韩琦会来这么一手,顿时被打得措手不及,只得乖乖站回了班位。
赵祯对于文官的手段,那是相当清楚的,当然不希望这么查,至少不能这么快答应。
“韩卿此言虽有理,但彻查枢密院近年案牍,并非小事一桩。
枢密院事务繁杂,牵涉众多军机要务,若此时贸然彻查,恐误了朝中大事。”
随后他又顿了顿,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又接着道:“况且,狄卿在军中多年,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其才能与忠心,朕心中有数。
朕向来用人唯贤,断不会仅凭片面之词便对臣子有所猜疑,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顾廷煜暗自松了一口气,连忙拱手道:“官家圣明,凡事皆以朝廷安稳为重,实乃我大宋之福。”
顾廷烨也随后附和道:“官家英明,狄枢相的能力有目共睹,若因一些无端猜疑便彻查枢密院,实乃寒了忠臣之心。”
韩琦估计也没指望,就今日这一场,便能把事情办好,就也没有再去反驳。
甚至在散朝之后,韩琦与顾廷煜、顾廷烨兄弟二人擦肩而过时,他的脸色都平静如水,未起一丝波澜。
倒是狄青,还特意过来对两人的仗义执言,表示了一番感谢。
可惜这时,两人都选择和他保持了一定距离,他们可以帮狄青,但一定要是出自公心,而不能是因为武勋要跟狄青合流。
否则要是让赵祯生了疑心,那倒霉的可就不只是狄青一人,整个武勋集团都可能受到牵连,反让韩琦看了笑话。
不过,即便他们行事如此谨慎,回去之后,还是被父亲顾偃开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也就是在这时,他们才派人给顾鹤传了消息,可等顾鹤真的回到汴京之时,这事情也已然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