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直目送着他们远去,直到大路上再也看不见人影,只余下一片扬尘。马蹄声和脚步声渐渐消失在道路尽头。
红叶山北面的山脚下,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村口的小酒馆门前,一面褪色的酒旗斜插在门边,在秋风中哗啦啦作响。
酒馆里陈设简单,桌椅板凳都是竹子做的。门外长着几棵枫树,叶子已经红透,和院子边上一丛翠竹相互映衬。
“没想到这么偏僻的小村子里,还有这么雅致的地方。”一个身穿学士服、腰间挂着招文袋的年轻公子展开折扇,赞叹道。他身边的几个同伴也跟着点头称是。
他们是邺城里的富家子弟,也是国子监的学生。眼下正是红叶山景色最好的时候,几个好友约着一起来赏秋,顺便找些作诗的灵感。
他们不想和别的游客挤在红叶山南边,就来了人少的北面。这边的景色虽然稍差一些,却意外在山脚下发现了这家小酒馆,几个人都很高兴,直接走了进去。
“店家,上两壶你们这儿最好的酒,招牌菜也各来一份。”几个人在竹椅上坐下后,领头的公子朝柜台里正在打盹的老掌柜喊道。
老掌柜听到动静,抬起头睡眼惺忪地看向众人,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又伸了个懒腰,这才慢吞吞地说:“欢迎各位贵客光临。小店简陋,酒水都是自家酿的,菜也是自家种的养的,不知合不合口味。”
“这样正好,麻烦店家快去准备吧。”几位公子哥平日吃惯了山珍海味,听说都是农家风味,非但不嫌弃,反而更感兴趣。“如此野趣,实属难得,每人都得题诗一首。”
这小酒馆似乎没有伙计,只有老掌柜一人,他拖着草鞋啪嗒啪嗒地走进后厨。
不起眼的角落里倒是有一个酒客——一脸乱蓬蓬大胡子的老头,正自斟自饮。
几位读书人谁也没在意这么号人物,一边等酒菜一边吟诗作对,不知怎么的话题就从诗词转到了时政上。
“忠勇伯爵府怕是要发达了,傅世子如今得到皇上重用,当上了矿税督察官。虽说官阶不算很高,但有直接上奏的权力。要是这差事办好了,傅家可就要成为朝中权贵了!”有人羡慕地说。
“可不是嘛,看看我们几个还在学堂苦读,就是没人家那个运气!今早他离京的排场你们看见没,真够气派的!”另一个语气酸溜溜地接话。
“未必如此。”一个瘦高个的学子插话道,“诸位想想,朝中有才干有资历的官员那么多,皇上为什么偏偏选中傅世子?”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住,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依我看,这差事是把双刃剑,办好了自然升官发财,要是办砸了……”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几人听了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仔细一想确实如此,方才的羡慕顿时化作了感慨,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
喜欢青衫刃破千重阙请大家收藏:青衫刃破千重阙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