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染染的,我们去找,一个,一个地上门找,直到找到谣言的源头。”
“我先去找一趟村长和大队长,有他们压着事情会顺利些的。”苏父说出自己的考虑。
“国民那你先去找村长他们,我去问问晓梅,她在河边听到是谁,说起这件事的。染染你在家,等爹娘回来再做打算。”
爹娘离开家后,苏星染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思考问题,张家这样做还是不愿意放弃,通过她家从村长那得到名额。
她记得当时订下婚约才十来天,刚好是张维兵高中毕业,放假的时候。张维兵他爹娘上门,和爹娘说张维兵想去上工农兵大学。
上了大学就可以分配工作,留在城里吃公粮,可以成为城里人,不用回乡下这种穷乡僻地的地方,种地和生活。还说到时候成婚把她接去城里,这样她就可以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不用在乡下挨苦了,夫妻俩在城里生娃养娃,娃在城里长大以后,也是城里人了。
爹娘听到这样也是很心动的,女婿要是能在城里,有一份铁饭碗工作,以后女儿的生活也会有保障好起来。女儿生了外孙,孩子在城里读书成长,以后就是城里人,就不用像村里那些小孩子那样,年纪小小有干不完的活。
张维兵的爹娘,暗示爹娘可以去找村长帮忙,毕竟爹救了村长的小儿子一命。刚开始爹是不想去,麻烦村长的,在他看来这有点挟恩图报了,还有些走后门的感觉。
但是架不住张家夫妻一直在和他说,张维兵去上大学后,各种对女儿和外孙有利的好处。最后爹还是厚着脸皮,去找了村长,和村长说了,想给女婿争取一个名额。
村长念着爹的救命之恩,还有张维兵平时风评也挺好的,虽然村长不知道他是伪装的,刚好他也是高中毕业,后面还是把名额给了他。
得到名额那天,张家夫妻还带着张维兵,上门感谢爹娘,各种惺惺作态各种承诺,把爹娘哄得心花怒放,殊不知这是这家人为了以后,张维兵的上学费用,故意上门演这一出。
想到最后爹娘,就是为了这样的一家子人渣,把辛苦得来的钱和物品都送出去,自己却挨穷挨饿,苏星染心里就难受得很。
张家不是最喜欢装吗最要名声吗?还有他们不是想要工农兵大学名额吗?这次要把他们一家虚伪的假面撕露出来,让村里的人知道他们的目的,到时候那些知青,和家里有孩子,需要工农兵大学名额的人,不会轻易饶了他们。
苏父这边,去找了村长和他说明情况。“村长,张家那两夫妻,是带着隔壁村的牛媒婆上门提亲,要给我家染染和张家那个儿子张维兵订婚约。”
“我和慧兰当时就拒绝了,张家夫妻和牛媒婆没坐多久都走了的,张家夫妻带来的,一个小袋子装的礼品,我们都没要的,他们提回家了。”
村长听到张家夫妻,带了一个小袋子礼品上门,提亲订婚约嘴角抽了抽。虽然在村里人人都日子紧张、穷苦,但是上门提亲订婚约,都会想办法筹一些上得了台面的礼品。两斤猪肉,一条活鱼,一瓶烧酒,一包糖,一块布。
“现在村子里,都在传我家染染和张家那张维兵订婚约了,这不是想毁了染染的名声吗?以后哪里还会有人上门提亲。这是逼得我们家非认下这门亲事不可。”苏父越说越气愤。
村长也晓得流言会毁一个人,像这样的女方否认了但是众嘴难掩,最后女方要么是认下婚约履行婚约,要么就是名声有损,以后难有好人家上门提亲。这年代对女性还是很苛刻,有婚约的女子,即使还没成婚也视为已经有了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