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甲继位时,洛水的堤坝已渗出细流,可他却在祖庙待了整整三日。龟甲在祭火中连续三次裂成"凶"相,让这位新君坚信,夏朝的衰落源于对鬼神的怠慢。他抚摸着太康留下的猎鹰图腾,指尖划过鹰喙的缺口——那是少康当年用耒耜砍出的裂痕,如今被他用黄金填满。
洛水现龙的消息传来时,孔甲正在用鹿血祭祀。两条巨龙盘在岸边,鳞片如淬火的青铜,引颈长吟时声震云霄。就在朝臣惊慌失措之际,有个叫刘累的中年人闯入王宫。他是陶唐氏的末裔,衣摆上绣着半褪的火图腾,腰间挂着豢龙氏的青铜钥匙:"陛下,臣曾在豢龙氏门下学艺三载,能让神龙俯首称臣。"
孔甲大喜过望,当即册封刘累为"御龙氏",将豕韦氏的封地赏给他。刘累住进太康的猎宫,每日用美玉盛放龙食,却在第四十天清晨发现雌龙僵卧池中。他跪在龙尸前颤抖如筛糠,突然想起豢龙氏曾说"龙肉可治百病",牙一咬,操起屠刀。当龙肉羹的香气飘入王宫,孔甲赞不绝口,却不知碗底沉着未刮净的龙鳞。
三个月后,孔甲再次索要龙肉,刘累才惊觉雄龙也已奄奄一息。他连夜将家人扮成渔民,顺着洛水逃往鲁山,只在豢龙池畔留下一封血书:"神龙归天,臣罪当诛。"孔甲得知后暴跳如雷,却在盛怒中想起刘累的话——原来神龙不是神赐,而是需要凡人豢养的生灵。
孔甲十年,洛水大堤轰然崩塌。伯明趟着齐腰深的洪水闯入王宫,看见孔甲正用龟甲占卜龙肉的做法。"陛下,三郡已成泽国!"他的呼喊被巫师的铃铛声淹没,孔甲盯着龟甲裂纹笑出声:"神谕说,这是神龙在布雨,只需献祭童男童女。"伯明望着殿外堆积的贡品,突然想起少康时期,百姓用耒耜驯服洛水的场景。
"少康先王若在——"话未说完,伯明便被拖出殿外。他的《河渠维护手册》掉在祭火中,纸页卷曲的纹路竟与龟甲裂纹相似。三日后,伯明的尸体被发现漂在豢龙池,衣兜里还装着半片治水图,图上的耒耜纹被洪水洇染,像极了神龙摆尾。
东夷的玄烈第一次拒绝进贡时,带来的贝壳币背面刻着"神龟不能止渴"。孔甲大怒,将贝壳币熔成图腾挂在胸前:"告诉玄鸟部落,朕的御龙氏能驯神龙,还怕缺盐?"可当商族的使者带着耒耜纹玉璋来朝,孔甲才惊觉,诸侯早已厌倦了神谕,转而相信土地的力量。
刘累逃亡的消息传来时,孔甲正在给新铸的龙皮鞭镶嵌鳞片。他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仿佛看见少康的耒耜从祖庙飞出,斩断了龙鞭。"原来神权,终究是凡人的妄想。"他对着猎鹰图腾低语,却不知这句话,早已被商族的密探记在贝壳上,随着盐船运往东方。
孔甲驾崩时,指甲缝里嵌着龟甲碎片,掌心还留着龙鳞的划痕。他的儿子皋望着父亲扭曲的面容,突然想起幼年随少康巡视河渠的场景——老国王的手掌布满老茧,却能让洛水乖乖流入农田。"或许,夏后氏的天命,从来不在神龙或龟甲上。"他对着祖庙的耒耜发誓。
皋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派人去鲁山寻找刘累。当使者带回"御龙氏后裔已沦为农夫"的消息,他长叹一声:"龙能升天,却填不饱肚子。"他召回伯明的儿子伯清,将少康的裂痕勋章挂在其颈间:"去把洛水的堤坝修好,就像你父亲当年那样。"
伯清在大堤上发现了刘累留下的龙皮鞭,鞭身的鳞片已被泥沙磨亮。他灵机一动,将其改造成测量水深的工具,木柄上的龙纹与耒耜纹相映成趣。当东夷的贝壳船再次驶来,玄烈看见船头立着皋的诏书:"凡运盐者,必带耒耜,否则不予通关。"船工们这才发现,贝壳币的背面,不知何时又刻回了少康渠的走向。
发登基时,商族的势力已如日中天。这位沉默的君主在书房挂满少康的治水图,其中一幅角落,他亲手补上了刘累献龙的场景:神龙昂首,却被耒耜拦住去路。"神权与民生,终究不能并存。"他对伯清的孙子伯正则说,"你去商族,看看汤是如何用耒耜收服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