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先生

第15章 会讲故事的先生(上)(1 / 2)

曙光初现,苏俊已早早起身,他如今已是“园山小学”的代课老师。

虽说还不习惯用青盐漱口,但为了驱散整夜抄袭小日子作品带来的困意,他还是皱着眉头将青盐放入口中,用中指搅动着洗漱起来,心里还念叨着得赶紧买牙刷和牙膏。

正当苏俊低头洗漱时,金朗中笑盈盈地出现在他身后,说道:“小苏,昨晚,见你的灯差不多亮了一宿,怎的今日还这般早?不多睡会儿!”

苏俊一愣,吐掉口中的漱口水,转头回道:“大爹,不睡了,我答应过要去翁老伯今天开始上课的,不能迟到了……”

“哦!也对,那小苏吃过早点再去,你婶婶已经煮好了米线。”金朗中关切的说道。

“嗯!好的!大爹”苏俊客气地应道。

正在厨房里端着大碗吃着米线的苏俊,总感觉今早金郎中怪怪的,老是在自己眼前晃悠,似乎有话要说。

就在苏俊快吃完时,老人才笑眯眯地说道:“贤侄,昨晚上,我也琢磨了一宿,打算今个让小五跟着你去上学,这与罗家的婚事,我看也不急在这一两年,贤侄,你意下如何?”

苏俊想也没想,脱口而出:“读书,这当然好了!”

老人转身便笑着自言自语:“这下,我闺女也要读大学了,这莫老土匪也就比我强不了多少了。”

就这样,苏俊又跟着蹦蹦跳跳的小五来到了学校。在学校门口,苏俊见到翁老伯拄着根拐杖,跟每一个进校的人打着招呼。

当见到苏俊来了,老人一脸笑意地走上前来,热情地说道:“苏先生,这么早,还没吃早饭吧!走,走,你婶子已经在食堂里熬好了上好的老鸭汤,去吃上一碗菊花过桥米线去。”

苏俊正欲作答,快嘴的小五却笑盈盈地说道:“翁伯伯,我们吃过了,我苏哥哥还吃了一大海碗呢?”

“哟!小五,怎么,你也来了,你苏哥哥还要你送,你还怕我们的苏先生找不到这里吗?”老人笑着对小五打趣道。

但小五一本正经地说道:“翁伯伯,这次可是我爹爹同意我来读书的,哪是奔着考大学的目标去的……”

老人用惊讶的语气问道:“怎么,小五,真的是你爹爹让你来的吗?”

小五高兴地说道:“那当然了,翁伯伯你看,这是我爹爹亲自给我的学费,我这就去交给师母去。”说完,小五把手里拿着的十几枚大洋,弄得“叮叮当当”响,蹦蹦跳跳地一个人往学校大门里跑去……

而此刻,苏俊的身形猛地顿住,刹那间,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苏俊的目光直直地落在那狭窄逼仄的街巷中,只见前往学校的人潮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而其间竟出现了许多身形柔弱、拄着拐杖的小脚女人。

她们步伐蹒跚却又坚定,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许,正护送着自己的丈夫或儿子迈向学校的大门。

这平凡而又触动人心的一幕,如同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了苏俊内心深处最柔软的琴弦。

往昔,在另一个时空与亲人相伴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将他彻底淹没在思念的海洋里。

那些熟悉的面容、温暖的话语和亲切的拥抱,此刻都变得如此遥不可及,却又如此刻骨铭心。

是啊!华夏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几千年来,这种望夫成才、盼子成龙的质朴情感代代相传,从未断绝。

它宛如一条坚韧而强韧的纽带,紧紧维系着家庭的温暖,传承着亲情的力量,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成为了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灵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