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先生

第99章 陈显禹的日记(下)(1 / 2)

莫老邪的脸上,神色复杂得如同打翻了的调色板,悲伤与欣喜交织。

泪水还挂在脸颊上,可嘴角却又噙着一抹笑意。

他抬手轻轻关上房门,随后将那门栓扣得严严实实,像是要把整个世界隔绝在外。

“贤婿啊!来,咱们俩把你丈母娘的这个梳妆台搬开……”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压抑的情绪,仿佛承载着多年的秘密与沧桑。

苏俊看着自己的老泰山,心里满是疑惑,却又不由自主地走上前,机械地配合着用力,将那梳妆台缓缓搬开。

梳妆台挪开后,苏俊的目光被椭圆形镜子后面的墙面吸引。

那墙面看起来有些异样,明显曾被纸张裱糊过。

在这民国时期,玻璃制品价格不菲,用纸张裱糊来保护镜子后面的镀层,倒也合情合理。

苏俊暗自想着,这看似寻常的举动,背后说不定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果不其然,莫老邪伸出手,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一件稀世珍宝,小心翼翼地揭掉那层裱纸。

随着纸张一点点剥落,一个隐藏的小门显露出来。

苏俊不禁在心里暗暗佩服,这民国时期的“保险柜”设计得如此巧妙,设计者的心思该是何等缜密。

莫老邪站在那扇隐藏的小门前,双手合十,嘴唇微微颤动,开始低声祷告。

他念的内容颇为怪异:“终于能重见天日了……这么多年的心血,总算是没白费……你就安息吧,别再操心了……禹兄,安心投胎去……别再夜夜来找我了……小秋水一直都很乖……”

苏俊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愈发好奇。

这门后究竟藏着什么?为何老泰山如此郑重其事,还念叨着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祷告结束,莫老邪朝着门的方向,郑重其事地深深鞠了三个躬。

随后,他又走到一旁的香炉前,恭恭敬敬地插上三炷香。香烟袅袅升腾而起,为这原本就神秘的氛围,又增添了几分庄重与肃穆。

莫老邪缓缓抬起手,动作像是生怕惊扰了什么,指尖微微颤抖着伸向脖颈。他的目光紧紧锁住那把挂在脖子上、满是岁月包浆的钥匙,神情凝重得如同在完成一场神圣的仪式。

他的手轻轻摩挲着钥匙,像是在与一位久违的老友重逢,又像是在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

随后,他缓慢地将钥匙从脖子上取下。那只拿着钥匙的手,此刻抖得愈发明显,仿佛承载着无数的过往与回忆。

他一步一步靠近那道隐藏的小门,每一步都走得沉稳却又急切。站定后,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颤抖的手稳定些,缓缓将钥匙对准锁孔,轻轻插了进去。

苏俊瞧见老泰山脸上那副神情,心里头也满是好奇,像有只小猫在挠。他的目光紧紧黏在老泰山身上,老泰山的一举一动,都被他全神贯注地捕捉着。

“咔嗒”一声,墙上的小门打开了。苏俊瞬间呆立当场,眼睛瞪得滚圆。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安置于金座之上、一尺多高的翠玉观音像。

那观音法相庄严,面容慈悲祥和,周身散发着温润的光泽,似是被岁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在金莲座的边上,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几十根金条,一片金光闪耀,富贵之气扑面而来。苏俊不禁一愣,心中暗自思忖: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钱财嘛!老泰山至于这么小心翼翼的吗?

苏俊刚要开口询问老泰山那些纸张的来历,还没等出声,就见莫老邪动作麻溜地把金条一股脑堆到梳妆台上,接着费力地把观音像抱出来,稳稳放在供桌上。

苏俊紧盯着莫老邪的一举一动,只见他小心翼翼地转动供桌上的香炉。“刷”的一声,观音像背后的壁龛里传来响动。苏俊赶忙看向小门那边,小门后的空间里,原本观音像的后方,出现了一个方方正正的洞口。

苏俊满心好奇,暗自琢磨:老泰山这番大费周章,到底藏着什么秘密?这下总该水落石出了吧!

苏俊站在一旁,眉头轻皱,满心狐疑。眼瞅着莫老邪径直走向雕花大床,伸手抱起一个硬邦邦的枕头,动作麻利得很。苏俊心里直犯嘀咕:“这是要干啥?拿这硬枕头,难不成还想用来垫脚?可这也太离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