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先生

第103章 还施彼身(三)(1 / 2)

林锦程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抬手指向廊下茶桌:“这故事说来话长,二位若是不介意,咱们边品新茶边聊?”

冷婉清与巧手孙穆交换了个眼神,二人默契地朝茶香氤氲的茶桌走去,红木椅面在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不知即将展开怎样一段往事。

“呃……其实吧!这是一个很滑稽的故事,正常人听到了,完全觉得这根本不可能,但是这事就是能在当下的民国发生了……”林锦程喝了一口茶就对二人说道。

可是这一开场,就让二人听得目瞪口呆的,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林锦程端起青瓷茶盏轻抿一口,喉结随着吞咽动作微微滚动。

他抬眼扫过对面屏息以待的两人,嘴角突然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你们知道吗?有些事荒诞得,连说书先生都不敢这样编段子,可偏偏就发生在了这民国。”

话音未落,对面两人的后背已经不自觉挺直,茶杯在茶托上轻轻碰撞出脆响。

蝉鸣突然变得格外清晰,衬得屋内静谧得近乎凝滞,仿佛连空气都在等待下文。

林锦程指尖摩挲着杯沿,瓷面沁出的水珠在他虎口晕开深色水痕:“这事得从我福建老家说起。”

他忽然轻笑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自嘲,“我爷爷离家时,我父亲才三岁,叔叔尚在襁褓。南洋的海风一吹就是二十多年,等他带着几个橡胶园的家业回来时,连祖宅门牌号都得现打听。”

茶汤在杯里晃出细碎涟漪,倒映着他眼底忽明忽暗的神色:“那时候南洋的商船刚靠岸,码头上全是攥着侨批的人。我爷爷却提着樟木箱,西装革履地站在林家祠堂前,把满手茧子往祖宗牌位上一按——这钱,是他在橡胶林里拿命换来的。”

林锦程忽然收住话头,将凉透的茶盏重重搁在桌上。

清脆的碰撞声里,孙穆与冷婉清对视一眼,却见他已垂眸摩挲着杯沿裂痕,喉结滚动许久才继续开口:“老爷子衣锦还乡第一件事,就是圈地盖楼。我爹从泥腿子成了穿长衫的东家,连祠堂匾额都新刷了金漆。可谁能想到——”

他突然苦笑,指节敲了敲桌面:“家里最金贵的二少爷,放着橡胶园少东家不当,偏要削发为僧。”

“我爷托了十八个说客,祠堂跪到膝盖渗血都没用。那夜暴雨冲垮半面院墙,我叔就是趁着雨幕跑的,等在寺里找到人时,他已经披上了袈裟。”

窗外的蝉鸣陡然喧嚣起来,林锦程抓起铜壶添茶,沸水冲得茶叶在杯底翻腾:“老爷子气得一病不起,临终攥着我爹的手,非要把南洋三块橡胶园划到我叔名下,还希望我爹能劝我叔还俗。‘哪怕供在祠堂里,也得是林家的产业’——这是他咽气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林锦程喉结剧烈滚动,指节捏得发响,连声音都泛起沙砾般的粗粝:"我爹揣着分产文书往庙里跑了三年,鞋底磨穿了七八双。”

“起初我叔还隔着门缝说两句,后来连木鱼声都不再应。直到那天晨雾还没散,寺里住持捧着我叔的袈裟出来——人早就翻墙走了,连个脚印都没留下。”

他忽然抓起茶盏猛灌一口,滚烫的茶水呛得眼眶发红:“我爹蹲在山门前,攥着那封没送出去的分产文书,像个被抽走脊梁的木偶。那天的日头像浸了血,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就这么钉在青石板上......”

巧手孙穆听闻此言,神色淡然,只缓缓道:“如此看来,令叔向佛之心愈发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