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陶渊明深得此道。辞官归隐时,他将彭泽县令的官印系在桃树枝头,树下埋坛自酿的菊花酒。同僚来劝,他便指树笑道:“此印已抵酒债,诸君若要,自取便是。”后来桓玄篡位,清算旧臣时,这棵树成了陶潜“两不相欠”的铁证。
四、骷髅枕边的启示
庄子夜宿荒冢,以骷髅为枕。梦中骷髅叹道:“生时欠南陵君三斗粟,死后竟要替他守坟百年!”庄子大笑,晨起刻《至乐》篇于墓碑:“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苦也!”
这故事在唐代演化成《枕中记》:卢生黄粱梦醒,发现欠下的功名债不过一枕烟云。明代张岱在《快园道古》中记载更妙:某僧将化缘簿投入江中,曰“众生债,流水偿”。这般手段,恰合《南华经》“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的精髓。
五、逍遥游的终极解
北冥有鱼化鹏南飞时,庄子正在濮水边垂钓。楚王使者二次来聘,他抛出鱼线缠住使者的冠缨:“君见这钓线否?看似我钓鱼,实则是鱼借我消磨光阴。”说罢割断钓线,线头金钩化作点点星火,坠入水中成了萤虫。
《五灯会元》有则公案与此呼应:僧问赵州“如何是道”,答曰“吃茶去”。庄子若在场,定会击盆唱和:“如何消债?鼓盆去!”这般境界,正如他在《齐物论》所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情债务在此间,不过秋毫之末。
结语
庄子击碎的不仅是瓦盆,更是世俗人情织就的天罗地网。道家智慧的精妙,不在逃避而在超越,将红尘债务化入天地洪炉。读罢此卷,当记《菜根谭》箴言:“世事如棋局,不着的才是高手。”然众生皆在局中,何人能效楚狂人?“凤兮凤兮,何德之衰”的歌声里,或许藏着破局的密码——
“醉时同交欢,醒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喜欢堪破三千世相请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