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天困邯郸,轻骑夜渡大梁关。
乾坤挪移寻常事,四两能拨万钧山。
一、桂陵棋局:孙膑的声东击西术
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围困邯郸的第七个月,孙膑却在齐国宫廷摆开沙盘。他用竹签挑起两枚陶俑:"魏军精锐尽出,大梁城防空虚。"田忌皱眉:"直捣大梁,赵围自解?"
"非也。"孙膑将陶俑推至"桂陵":"在此处截杀庞涓。"三日后,齐国五万大军直扑魏都。庞涓接急报冷笑:"孙瘸子想学围魏救赵?"却不知齐军半途转向,在桂陵山谷布下天罗地网。当魏军星夜驰援大梁时,火把映出峭壁上"庞涓死此"的血字。
这出载入《史记》的经典战例,暗藏《孙子兵法》"攻其必救"的玄机。正如孙膑在竹简上所书:"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焦点转移的精髓,在于让对手的刀锋转向自己咽喉。
二、铜雀春深:曹操的祸水南引计
建安十三年的赤壁战前,曹操在邺城大兴土木建造铜雀台。他特意命工匠在台顶铸造巨型朱雀,喙指江东方向。孙权得细作密报:"曹贼誓纳二乔,锁于朱雀台中。"
周瑜摔碎茶盏的瞬间,诸葛亮轻摇羽扇:"此乃移祸之计。"果然,曹操随后放出《铜雀台赋》,将"揽二乔于东南"的句子传抄天下。东吴主战声浪骤起,刘备趁机提出联姻抗曹——这连环计实为《鬼谷子》"反应术"的巅峰演绎:用假目标点燃真怒火。
正如《三国志》裴松之注所言:"操实无意江东,而权备已入彀中。"焦点转移的妙处,恰似唐代公孙大娘舞剑器,观者只见寒光夺目,却不知剑锋始终未离鞘。
三、红叶题诗:宫闱谣谚的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