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菌群、神经、感知细胞的信号在时间尺度上形成稳定的循环因果,大脑便虚构出‘我在控制’的叙事。
就像我们看到的星系漩涡,单独分析每颗恒星的轨迹毫无意义,只有从整体视角才能理解引力的涌现效应。”
洛尘指向屏幕中实验室正在培养的类脑器官:“现在,科学家正在尝试培育搭载人类肠道菌群的迷你大脑,初步发现菌群能加速神经元突触的形成。
如果未来能在培养皿中重现‘控制信号’的涌现过程,或许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承认,意识对身体的‘控制’,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皮影戏,而我们连幕后的提线都只摸到了几根。”
弹幕此时飘过一条来自神经工程学家的评论:“或许真正的突破,在于承认意识既是控制的产物,也是控制的设计者,就像软件既能运行程序,也能编写代码。”
洛尘看着这条评论,罕见地露出微笑:“这位朋友点出了关键。
当我们讨论‘控制’时,意识早已置身于控制机制之中。
这让我想起量子力学的观察者效应——
或许在意识研究中,我们既是实验者,也是被实验的对象。
这种自我指涉的困境,可能才是我们离掌控意识本质最远的距离。”
洛尘顿了顿,目光扫过屏幕中满墙的实验数据:“但换个角度,每一次对微观控制机制的解密,都是在拓宽意识的边界。
就像人类学会控制火时,未必理解燃烧的本质,但这一步跨越直接催生了文明。
也许现在,我们正站在‘意识之火’的前夜——当微观齿轮开始精确咬合,照亮的将是整个认知宇宙。”
...
喜欢跟着番茄学物理请大家收藏:跟着番茄学物理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