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江山朕都要

第13章 新政酝酿(2 / 2)

崇祯回道,内心却想着,这才哪到哪呀,后面还要张嫣到养心殿帮忙处理政务呢,但那要等到日后再说。

几人听到之后,一脸懵圈。太祖爷是谁?如果是在世之人,敢称太祖爷,这胆子可真够肥的呀!如果是太祖洪武皇帝,可这都仙逝200多年了,又怎么会给当今的皇帝安排自己呢?众人不解,但是还是继续听。不好意思问皇帝,但是后面可以问孙阁老呀,他进京已经多日,应该知道具体情况。而孙承宗已经习惯了太祖爷了,现在皇帝张动不动就要送人去见太祖爷那里对质。

“诸卿此次赴京,劳身远行,朕在这里首先对诸卿表示感谢!朕初登大宝,有很多很多想法需要诸位帮忙付诸实见,诸卿目前还不是很了解朕,但是朕却是对诸卿有相当的了解。今日既是我大明新政启动会议,更是朕和诸卿彼此认识的会议。诸卿都是第一次参加这个会议,但是还是请诸卿不要紧张,朕还是那句话:请诸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有利于社稷民生,朕无有不准。”

说完开场白,崇祯站起身对着在座诸人深深的行了一礼。

“陛下,臣等惶恐,担不起皇上此等礼遇。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陛下,草民就是一个游医郎中,草民没有朝堂重臣的能力,但是草民就是结草衔环,也无以回报。唯陛下马首是瞻!”

在座众人都不是小白无知,都有深厚的社会阅历,加之明朝时候,臣工还不像后世辫子朝那样有着深深的奴性。所以,尽管是第一次面见皇帝,略有紧张,但还不至于战战兢兢,坐立难安。听到皇帝的话之后,众人皆站立起来,对着皇帝拱手行礼,言辞恳切的回道。

“自太祖洪武皇帝凤阳起兵始,我大明已历时二百五十多年了。朕虽初登大宝,但是朕在潜邸之时就时刻关注民间的风吹草动。今天在座诸卿也都是太祖爷给朕安排的重臣贤臣重臣,所以真不会对诸卿有任何隐瞒。现如今大明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大厦将倾之际,诸卿开眼看看这个世界,是不是和朕说的一样?朕不会讳疾忌医,假装盛世,粉饰自己。”

崇祯站在台阶上,回首安抚下想要起身的众人,不急不徐的说道:

“孙师已经入阁参政半月有余,朕说的话,孙师可认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崇祯看向孙承宗,问道。

“回陛下,诸位同僚,老臣自天启四年赋闲在家,至上月陛下下诏。陛下所言之事,老夫可以佐证。”

起身回答完崇祯的话,孙承宗看向在座诸人说道:

“老夫赋闲之时,几乎走遍了整个河北,穷乡僻壤也罢,喧哗闹市也罢,老夫皆亲眼所见。所见所闻,尤甚陛下所言!”

“草民吴有性,世代在家乡江苏苏州府行医,陛下所言,草民深有感触。每逢灾疫,百姓殁者不绝于野。即使是正常年景,百姓人家也多是看不起病的,小病忍大病死,才是民间实情。”

吴有性,江苏苏州人,“瘟疫学派”的创始人。在此之前,医生都用伤寒法治疗瘟疫,但是毫无效果,吴有性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疗经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瘟疫论》一书,开创了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传染病医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草民张景岳,首先感谢陛下厚爱。这些年草民巡医民间市井,深深的理解了民间多疾苦这句话。”

张景岳,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早期北方边镇从军,后期潜心医学。

“微臣卢象升大名府知府,微臣-------”

众人也都纷纷开始开口,给皇帝和懿安皇后讲述着外面的真实世界。

崇祯早已知晓,但是懿安皇后还是第一次听到,内心剧烈起伏。

喜欢爱情江山朕都要请大家收藏:爱情江山朕都要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