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深,杭州西湖畔的薄雾如纱轻笼,湖面波光粼粼,映衬着远处雷峰塔的剪影,宛如一幅灵动的南宋画卷。
灵气潮汐的滋养让西湖周围的草木异常繁茂,垂柳轻拂,枝叶散发微光,湖边的古石径上青苔莹莹,透出静谧与神秘。
董文翊团队抵达一处虚构的临安文会遗址,位于西湖边的一座古亭遗址,亭柱上刻满南宋文人的诗词残句,石桌石凳风化严重,却散发浓厚的文脉气息。
抗金营地战书的线索指向此处,团队准备模拟南宋文人聚会,感悟文脉精神,进一步增强文脉之力。
董文翊手握清魂玉佩,目光扫过古亭,低声道:“战书提到‘文会聚忠’,临安文会是南宋文人精神的象征。我们需通过模拟文会,感悟忠义与豪情,延续文脉。但灵气潮汐引发的妖兽威胁不小,大家保持警惕。”
林瑶翻开虚构的《南宋文会录》抄本,结合龙狼慧眼细读亭柱上的诗词残句,低声道:“《南宋文会录》记载,临安文会是文人聚会的高峰,辛弃疾、陆游等曾在此赋诗抒怀,抒发抗金志向。亭柱上的诗句可能藏有文脉线索,我们需诵读诗词,唤醒灵气共鸣。”
马铁山拍了拍腰间的短刀,咧嘴笑道:“诵诗我可不在行!不过这地方看着挺雅致,空气里还有股花香,跟打仗的营地完全不一样!要是有妖兽捣乱,我一刀劈了它!”
陈墨然站在古亭旁,手指轻捏禅宗手印,净魂领域如金光扩散,净化遗址周围的躁动灵气。他轻声道:“文会是文脉的精髓,承载南宋士大夫的信念。此地的灵气虽清净,但怨气与妖兽威胁并存,我们需以清净之心感悟,灵气共鸣才能成功。”
林瑶走近古亭中央,摊开《南宋文会录》,选定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她低声道:“这首词缅怀历史,抒发忠义与感慨,适合唤醒文脉的抗金精神。陈墨然和我领诵,董大哥和马大哥守护四周,防止妖兽或怨灵干扰。诵读时用心感悟,灵气会指引我们找到文脉的精髓。”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抄本在灵气波动中散发淡淡的光芒,映照出她的儒雅气质。
董文翊点头,抽出双刀,与马铁山分守古亭两侧。他沉声道:“文会是文脉的关键,灵气共鸣可能引来妖兽。马铁山,注意你的狼神追踪,有异动立刻示警。我的狼神感知会覆盖全场,随时应对。”他的双刀在暮光下寒光闪烁,狼魂战影的虚影隐隐浮现,透出野性与警惕,宛如一头守护领地的孤狼。
陈墨然盘膝坐下,手结禅宗手印,低声念诵《楞严咒》,净魂领域扩大,笼罩整个古亭,净化躁动的灵气,防止仪式失控。他闭目凝神,金光从他身上溢出,湖边的柳枝微微颤动,似在回应他的禅意。
林瑶开始领诵:“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她的声音清亮悠扬,带着儒家的豪情与道教的清净,亭柱上的诗词残句开始发光,灵气如涟漪扩散,石桌微微颤动,透出文脉的生机。
陈墨然紧随其后,诵道:“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他的声音沉稳,禅宗的宁静与儒家的感慨交织,净魂领域金光更盛,古亭周围的灵气波动愈发强烈,亭柱上的刻痕仿佛活了过来,散发出淡淡的墨香。湖面泛起微波,灵气如薄雾升腾,文脉之力逐渐苏醒。
董文翊与马铁山巡守四周,目光如炬。马铁山低声道:“老董,这诗听着挺带劲!跟岳飞的战书一个味儿,都让人热血沸腾!不过我闻到一股腥味,妖兽怕是要来了。”他握紧短刀,狼神铁躯的灵气隐隐流转,肌肉紧绷,随时准备战斗。
林瑶边诵边用龙狼慧眼观察灵气流转,低声道:“文脉之力正在唤醒,亭柱的诗句已激活三分之二!继续感悟,灵气共鸣即将完成!”她的声音坚定,手中的抄本光芒更盛,映照出辛弃疾词中的壮志豪情,湖边的微风似乎都带着诗意的节奏。
正当文会进入高潮,古亭周围的灵气骤然沸腾,亭柱上的诗词残句化作一道道光点,凝聚成一尊书灵,形如南宋文人,披青色长袍,手持竹简,眼中光芒闪烁,散发浓厚的文气。
书灵低吟:“文脉不绝,忠义长存,尔等可承?”它挥动竹简,释放出一片文气幻境,古亭周围化作南宋战场,战鼓轰鸣,刀兵交错,幻境中充满抗金将士的悲愤与豪情,战马嘶鸣,旗帜猎猎,宛如置身金戈铁马的乱世。
“书灵试炼!保护林瑶!”董文翊低喝,召唤狼魂战影与龙魂战影并肩作战。他挥舞双刀,破风斩的刀光如疾风骤雨,斩向幻境中的战影,刀锋穿过虚影,灵气激荡,幻境微微动摇。他沉声道:“书灵是文脉的守护者,需以信念破幻!集中攻击它的竹简,那是灵气核心!”
马铁山怒吼一声,发动狼神震击,重拳砸地,震波席卷,驱散幻境中的战影,地面龟裂,尘土飞扬。他挥舞短刀,破风斩配合狼神铁躯的蛮力,一刀劈散一尊虚影,石屑飞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咧嘴道:“这幻境够真!老董,砸这竹简是吧?别让我把亭子砸塌了!”他的语气豪爽,但汗水已渗出额头,战斗的压力让他更加专注。
陈墨然迅速起身,手结禅宗手印,释放狼魂咒刃,一道道咒术光刃如流星飞射,精准击中书灵手中的竹简,削弱幻境的强度。
他低声念诵《楞严咒》,净魂领域金光大盛,净化幻境的悲愤之气,低声道:“书灵试炼我们的忠义之心,我以禅宗之力安抚!林瑶,继续诵读,破幻的关键在文脉共鸣!”他的声音平静却坚定,金光笼罩古亭,幻境的战鼓声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