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第595章 沙漠实验(2 / 2)

不过即便要等上3个小时,大家还是没有离开指挥室,只不过2号智能AI控制着无人机械小车,给大家送来了咖啡,甜点,小吃等等,以防止大家精神疲惫。

实际上,就肉眼是看不到什么情况的。

不过太空采集船指挥室的3D投影上用仿真实的3D影像将行星殖民球的动静模仿了出来。

大家都能够看到那根钻头正在穿过沙层,岩石层,向下不断钻去。

3个小时之后,行星殖民球就返回了信息:“叮!发现含铁量61%的多金属复合型铁矿脉一条,总储量大约3.17亿吨............”

虽然这条铁矿脉的含铁量并不算太高,但由于其混合有其它多种金属,对于行星殖民球而言,价值还是不低的。

至少,能够让行星殖民球获得复制生产的金属材料。

这就是这颗行星殖民球的局限性所在了。

虽说这颗行星殖民球除了开采各种矿藏之外,还能够利用多种金属来复制自己的生产能力,但如果缺少一些金属的话,其复制自身生产能力就会变得效率比较低下。

因为有些设备生产在缺少一些金属的情况下,在性能精度等等方面肯定会降低很多。

但就开采矿藏这一条而言,行星殖民球应该是合格了。

很快,那条多金属复合型铁矿脉就被钻头逐一破碎,之后再由无人机械将破碎之后的矿石运输到行星殖民球内进一步破碎粉末化,分离,冶炼,之后钻头再对矿脉进行破碎。

如此反复,行星殖民球很快就产出了第一批金属锭。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变得蒙蒙亮,赵小侯等一行人来到了行星殖民球内部,检测刚刚生产出来的各类金属锭。

随后,赵小侯又测试了一番行星殖民球的生产能力,让行星殖民球利用现有开采冶炼出来的金属材料,制造各种各样的产品。

譬如日常生活里需要用到的水杯,燃气灶,桌椅,再譬如一辆坦克,一架直升机甚至于各种武器、弹药。

不得不说,行星殖民球的能力真的很强大,它做到了这一切。

可以这么说,这个行星殖民球内部就是一座微型无人工业城市,它甚至于还能够生产人工合成淀粉,维生素乃至于脂肪,蛋白质。

就这一点而言,其性能极为强大。

并且其内置的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在不补充外来燃料的情况之下,可以支撑整个行星殖民球持续工作5年以上。

当然,就以上这些,在赵小侯看来,还是比较差劲。

但对于在场看到这一切的科研人员来说,他们感觉这已经很强大了。

在两天之后,赵小侯就留下科研人员继续观察行星殖民球的实验,自己则是回到了京北。

不过别的不说,光这个行星殖民球,就足以解决大夏境内沙漠地区的采矿问题了。

但赵小侯回到京北智能实验室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转即开始研究行星殖民技术的生物线路补全。

喜欢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请大家收藏: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