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情怀

第17章 报捷6武友相会(1 / 2)

过了几日,团结街单身楼外,有一人正在练武。

此人学识渊博,一边演练招式,一边口若悬河地讲解着武学理论。

周围围观的群众纷纷交头接耳,啧啧称赞:“这人一看就是真有功夫的,行家啊!”

有好事者匆匆跑到老头那里,气喘吁吁地说:“不好啦,团结街来了个高手,看样子是要抢您的饭碗啊!”

老头神色平静,不紧不慢地说:“是吗?挺好!”

好事者仍不甘心,继续说道:“在您这儿学武的人,可有不少都跑到他那边去了。老爷子,您说这些人是不是太不地道了?”

老头爽朗地大笑起来,摆摆手说:“哈哈哈,这再正常不过了,不存在地道不地道的事儿。跟谁学不是学呢?都是为了学本事,没啥大不了的。”

说完,老头便像往常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了。

后来得知,在团结街单身楼外练武的人名叫温利喜。

温利喜1965年入伍当兵,自幼在少年宫研习武术,在省里举办的少年武术比赛中斩获过几项季军,武学知识储备极为深厚。

在参军的那几年里,部队举行大比武,他同样表现出色,荣获过嘉奖。

今年,他转业来到了军工厂,被分配到保卫科工作。

保卫科科长候焕东仔细看过温利喜的档案后,对他十分器重,大力支持他练武,还鼓励他尽情施展真本事,要让这条沟里的职工家属都见识见识保卫干事的飒爽英姿。

温利喜刚到工厂时,曾在单身楼前显摆过几次功夫。

然而,单身楼前的场地斜坡太大,实在不适合练武。

他本想修整一番,可修建科回复说要统一安排处理。

一个星期日,温利喜外出锻炼,跑到了平顶山山顶。

平顶山,顾名思义,山顶极为平坦。

传说当年二郎神追捕孙猴子,追到海边时感到有些疲惫,一屁股坐下来,竟把山尖给压平了。

这山顶上既没有树木,也没有泥土,只有裸露的岩石。或许是二郎神穿戴的盔甲不够平整,所以山顶也并非绝对的平坦,但好在有一块十多米见方的地方十分平整,温利喜觉得这里堪称绝佳的练功场地。

回到工厂后,他便告知保卫科以及单身楼里那些想学武的人,让大家次日跟他一同前往新的练功场。

次日凌晨3点30分,众人准时集合,随后跑步上山。

这座山高度(并非海拔)约一百八十米,可上山的路并非直线,需要绕道而行。

这一绕,便耗费了不少时间,前前后后有人估算,差不多近一个小时才抵达山顶。

温利喜无论做什么都讲究仪式感。

集合后,他先组织大家活动腿脚,花费了几分钟;到了山上,又让大家缓一缓,同样用了几分钟;接着开始练武,一练又是一个多小时,这一番折腾下来,大家都感觉疲惫不堪。

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再加上工作繁忙,每天都有人打退堂鼓。

温利喜心里很不痛快,他向来不喜欢半途而废的人。

有一天,他向候焕东要来一桶底漆,拿着拖布在山顶上写下了四个鲜红醒目的大字:“争先苦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