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历史转身】
1950年春天,一场特殊的茶会在京都举行。
"冈村先生对《孙子兵法》的见解令人佩服。"戴着圆框眼镜的年轻学者恭敬地斟茶。他是左翼报纸《朝日新闻》的记者,正在做"反思战争"的专题。
冈村抚摸着茶碗上的裂纹,这是他仅存的几件贵重物品之一。"用间篇说,知己知彼..."他突然改用流利的中文,"我在北平学会的。"
茶室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看似温和的老人曾经指挥过百万大军。
"其实...我们都被军部骗了。"冈村的声音突然哽咽,"如果早点知道南京的事..."他恰到好处地停住,掏出手帕擦了擦眼角。
记者们飞快地记录着。第二天,《一个将军的忏悔》登上各大报纸头版。
【第四节:金陵雪】
1983年冬,南京飘着罕见的雪花。
八十七岁的冈村宁次坐在轮椅上,望着中山陵前的三百级台阶。他的中国陪同人员正在和工作人员交涉,希望能让这位"中日友好人士"乘缆车上山。
"不必了。"冈村用颤抖的手指向台阶,"我想...一步一步走。"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老人竟然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他拄着拐杖,开始攀登第一级台阶。雪花落在他的驼绒大衣上,也落在他胸前那枚"中日友好"的纪念章上。
爬到第一百级时,冈村的呼吸已经像破风箱般急促。陪同的日本记者想搀扶他,却被他推开。
"1937年冬天..."冈村突然用中文说道,"比现在...冷得多..."
在第二百五十级台阶,老人终于跪倒在地。他的假牙在剧烈喘息中咯咯作响,却执拗地指向远处的紫金山:"那里...原来有个村庄..."
随行人员面面相觑。只有一位中国老教授突然变了脸色——他知道那里曾经是万人坑所在地。
当最后一缕夕阳照在祭堂前的"天下为公"匾额上时,冈村宁次终于登顶。他抖索着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年轻时的他站在南京城头。
老人将照片撕成碎片,撒向悬崖下的山谷。纸片在风雪中飞舞,像无数只白色的蝴蝶。
"我死后..."他突然用日语喃喃自语,"请把我的骨灰...撒在这里..."
没有人回应。只有南京城华灯初上的光芒,渐渐照亮了老人满脸的泪痕。
喜欢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请大家收藏: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