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望着欢呼的人群,又看了看地上的尸体,轻声自语:"...但你的情报,我们会用。"
【第三节:土改风波】
傍晚时分,赵刚正在临时办公室里批阅文件,桌上的煤油灯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报告!"门外传来警卫员的声音。
"进来。"
门一开,警卫员小张一脸为难地站在门口:"政委,那个...李家庄的李老爷非要见您,说是有要紧事..."
赵刚头也不抬:"让他等着,我处理完这些文件再说。"
"可、可是..."小张支支吾吾的,"他已经闯进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话音未落,一个穿绸缎马褂的中年男人就推开小张冲了进来,正是李家庄的大地主李老爷。他满脸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活像只发怒的公鸡。
"赵主任!"李老爷一巴掌拍在桌上,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你们八路军不是讲道理吗?凭什么分我家的地?那可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赵刚这才放下笔,慢条斯理地抬起头:"李老爷,您先消消气。坐。"
"我不坐!"李老爷气得胡子直翘,"今天必须给我个说法!"
赵刚也不恼,从抽屉里拿出一沓文件:"李老爷,去年冬天,你家庄子饿死了十七户佃农,有这事吧?"
李老爷脸色一变:"那...那是年景不好..."
"年景不好?"赵刚冷笑一声,翻开文件,"可据我们调查,你家的粮仓里现在还有三千多石粮食。"
"那、那是我家的存粮!"李老爷额头上冒出冷汗,"总不能让我把家底都掏空吧?"
赵刚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一队农民正排队领取救济粮,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眼睛里却闪着希望的光。
"李老爷,"赵刚指着窗外,"你看看他们。你的'存粮',能救多少条人命?"
李老爷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赵刚走回桌前,语气缓和了些:"李老爷,土改是大势所趋。主动配合,你还能留些体面;抗拒到底..."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你觉得,那些饿死的佃农的家人,会怎么对你?"
李老爷腿一软,扑通一声坐在了椅子上。
【第四节:新的开始】
夜幕降临,石家庄的街道渐渐安静下来。赵刚独自走在石板路上,耳边是此起彼伏的蛙鸣。
三个月前,这里还是日伪军的天下,街上到处都是巡逻的鬼子兵。现在,路边的小摊贩点起了油灯,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甚至还有一家新开的茶馆传出了说书声。
"...话说那赵子龙单枪匹马,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
赵刚不由得停下脚步,站在茶馆窗外听了一会儿。里面的说书人正讲到精彩处,惊堂木一拍,满堂喝彩。
"赵政委!"
一个年轻战士气喘吁吁地跑来,手里攥着一份电报:"延安急电!"
赵刚接过电报,借着路边的灯光一看,上面只有简短的一行字:
"华北行政委员会正式获批,任命赵刚为主任,即日起统筹华北重建工作。——延安"
他深吸一口气,望向远处的星空。星光下,新刷的标语在墙上依稀可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
这条路,才刚刚开始。
喜欢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请大家收藏: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