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3日拂晓,T-34坦克的履带碾过长春南郊的冻土时,李云龙突然举起拳头。整个装甲纵队立刻停止前进——前方二百米处的十字路口,赫然矗立着三座晶莹剔透的冰墙。
"他娘的!"李云龙从炮塔探出半个身子,望远镜里清晰映出冰墙内部结构:日军把街垒灌水后掺入棉絮和木屑,零下二十度的低温让这些混合物冻得比混凝土还硬。更阴险的是,冰墙呈锯齿状排列,形成交叉火力网。
第一发76毫米炮弹在冰墙上炸开时,只崩掉几块碎冰。躲在冰墙后的日军机枪突然开火,子弹在坦克装甲上溅起一串火花。李云龙缩回炮塔的瞬间,听见子弹"当"的一声打在观察窗边缘。
"师长!三营报告西线也遇到这种冰墙!"步话机里传来张大彪的吼叫,"鬼子把消防车都改装成洒水车了!"
李云龙摸出怀表看了眼——距离总攻发起才过去四十分钟,先头部队已经伤亡近百。他猛地捶了下炮塔内壁:"传我命令,停止正面强攻!让工兵连把咱们的'土锅炉'推上来!"
长春城北,赵刚站在临时搭建的广播塔下,看着技术人员调试那台缴获的日军大功率发射机。远处传来零星的枪炮声,但更清晰的是寒风中飘来的《松花江上》旋律——二十多个喇叭正对着伪满军第七混成旅的阵地循环播放。
"赵政委,这能行吗?"年轻的宣传干事搓着冻红的手,"听说这个旅长是铁杆汉奸..."
赵刚没说话,只是递过一份刚破译的电文。电文显示,该旅三天内处决了十七名试图逃跑的士兵。但最后一行用红笔圈出的数字触目惊心:全旅百分之八十士兵籍贯显示为东北三省。
歌声突然切换到一段嘶哑的录音:"...爹!娘!俺是黑山县二道沟的老张家大小子啊!八路给咱家分了地..."广播里顿时爆发出天南地北的乡音,全是投诚伪满军士兵的家书。
对面阵地突然传来一阵骚动。赵刚举起望远镜,看见几个伪军士兵翻出战壕往这边跑,后面响起日军督战队的机枪声。但更惊人的是,整段战壕突然竖起几十面白旗——不是布条,而是撕开的衬衣。
"快!突击队上前接应!"赵刚抓起步话机,"通知李云龙,北门突破口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