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赵治皱起了眉头,低声道:“父皇,这空饷之事若不严查,恐怕会动摇军心。”他的声音虽轻,却清晰地传到殿内每个角落,显示出他对此事的重视。
赵希若见状,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她趁势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皇上,臣女以为,此事必须严查,以正军纪,还军队一个清白。臣女愿奉旨继续调查,将所有涉案之人查清。”她的语气坚定,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的光芒。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那些贪污的将领受到惩罚,也能让军队恢复应有的秩序。
皇帝沉默了片刻,目光锐利地扫过赵希若,似乎在审视她的决心。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发出一阵低沉的声响。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赵希若站在原地,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决定。终于,皇帝沉声道:“好,希若,你做得不错。朕命你继续调查此事,务必将所有贪污之人查清,不论牵扯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敲在赵希若的心上,让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赵希若立刻跪下,双手抱拳,低头应道:“臣女遵旨!”她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她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许可,这意味着她可以更深入地调查这件事,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皇帝挥了挥手,示意她起身。赵希若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缓缓退到殿中央,等待皇帝的进一步指示。
皇帝靠在龙椅上,手指继续轻轻敲击着案几,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片刻后,他抬头看向赵希若,语气稍缓:“希若,此事非同小可,你要小心行事。军饷乃国之根本,若被这些蠹虫侵蚀,后果不堪设想。”他的话中带着警告,也带着一丝关切,毕竟赵希若是他的亲侄女,淳亲王的掌上明珠。
赵希若点头,低声道:“臣女明白,定会谨慎行事,不辜负皇上信任。”说完,她再次行礼,然后在太监的引领下退出养心殿。走出殿外,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的凉意,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火。
回到马车上,赵希若靠在车壁上,闭上眼睛,回想着刚才的一幕幕。皇帝的怒意、太子的担忧,还有那句“要小心行事”,都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 她打开袖中的记录册,翻看了几页,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心中五味杂陈。这些证据只是冰山一角,她需要更多的线索,才能真正挖出背后的真相。
马车缓缓驶回淳亲王府,赵希若下车后,抬头看了看府门前的石狮子,心中默默下定决心: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她都要查清真相,不负皇帝的信任,也不负父王的期望。她迈开步伐,走进府内,准备为接下来的调查做一些准备。府中的侍卫见到她,纷纷行礼,她微微点头,径直走向自己的房间。
数日后,赵希若带着皇帝的旨意,再次踏上了前往军营的路途。这一次,她的目标更加明确——深入调查空饷问题,收集确凿的证据。她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身旁跟着几名忠心耿耿的护卫 。马蹄踏在官道上,扬起一阵尘土,阳光洒在她的淡紫色劲装上,映出一抹坚毅的光泽。她头戴斗笠,遮住半边脸,既是为了防晒,也是为了低调行事。
经过一天的跋涉,赵希若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北营。这里是她之前核查时发现问题最严重的地方,也是她此行的第一站。营门前,士兵们见到她的身影,立刻站直了身子,齐声道:“公主殿下!”声音虽整齐,却带着几分疲惫,显然这些士兵的生活并不好过。赵希若微微点头,翻身下马,目光扫过营地。营内的景象一如既往地破败,帐篷破旧不堪,士兵们衣衫褴褛,面色憔悴,显然生活困苦。
李将军得到消息,匆匆赶来迎接。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身材魁梧,脸上却带着几分掩不住的慌乱。他拱手行礼,强笑道:“公主殿下,您怎么又来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试探,显然对赵希若的到来感到不安。他的额头上渗出一层细汗,尽管他极力掩饰,但那份紧张还是显而易见。
赵希若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直截了当地说道:“李将军,本宫奉旨调查空饷一事,希望你能配合。”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她故意加重了“奉旨”二字,提醒对方自己此行的身份和目的。李将军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他还是硬着头皮道:“公主殿下,末将军务繁忙,恐怕……”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赵希若打断:“李将军,你若不配合,本宫只能请你回京面圣了。”
这话一出,李将军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 他的手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随即低头道:“公主殿下请随末将前来。”说完,他转身带路,领着赵希若走进营地。他的步伐有些僵硬,显然是在极力压抑内心的不安。
赵希若跟在后面,目光如炬,仔细观察着营内的一切。她让守卫带人守在营外,以防有人趁机逃跑或销毁证据。她则跟着李将军来到营中的账房,这里存放着士兵的花名册和军饷记录。李将军打开一个木箱,取出一本厚厚的账簿,递给赵希若,强笑道:“公主殿下,这是北营的花名册,您请过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赵希若接过账簿,翻开几页,目光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她随意点了几个人名,让李将军带她去见这些士兵。李将军的脸色更加难看,但他不敢违抗,只得带她走向营地深处。赵希若一边走,一边观察四周,发现许多帐篷空无一人,营地里弥漫着一股死气沉沉的气氛。
来到一处帐篷前,李将军指着一个士兵说:“这就是账簿上的张三。”赵希若看了看那个士兵,见他瘦得皮包骨头,眼神呆滞,显然营养不良。她冷声道:“张三,你在这里多久了?”士兵愣了一下,低声道:“回公主殿下,小人入伍三年了。”赵希若又问:“你的军饷按时发放吗?”士兵犹豫了一下,低头道:“回公主殿下,有时发,有时不发……发了也不多。”
赵希若点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几分把握。她又随机抽查了几个名字,结果不出所料,许多名字只是账面上的虚设,根本没有对应的真人。她让李将军带她去库房查看军粮,发现粮食的数量远远少于账面上的记录,显然被人私自挪用。她冷冷地看向李将军,问道:“李将军,这些粮食哪里去了?”李将军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离开账房后,赵希若又走访了几名老兵。这些老兵大多沉默寡言,但在一再追问下,他们终于吐露了实情。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兵低声道:“公主殿下,我们的军饷常常被克扣,有时几个月都发不下来。上面说没钱,可我们知道,那些银子都被将军们拿走了。”另一名老兵叹了口气:“我们不敢说,只能忍着,不然连这点活路都没了。”
赵希若听后,心中一阵愤怒。她看着这些老兵憔悴的面孔,想起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酸楚。她轻声道:“你们放心,本宫一定会查清此事,给你们一个交代。”老兵们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但更多的还是怀疑,显然他们不敢相信事情会有改变。
夜幕降临时,赵希若在一处临时搭建的营帐中休息。帐外风声呼啸,帐内只有一盏油灯发出微弱的光亮。她坐在简陋的木桌前,翻开记录册,将今天的发现一一记下。她写下:“北营,李将军,虚报兵员两千,军饷克扣严重,军粮不足。”写完后,她揉了揉疲惫的眼睛,目光落在那些触目惊心的字迹上,心中五味杂陈。
赵希若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放松下来。但脑海中却不断浮现出士兵们那无神的眼神和老兵们那绝望的语气。
帐外的风声渐渐小了,赵希若吹灭油灯,躺在简陋的木床上,闭上眼睛。她强迫自己入睡,但脑海中却始终挥之不去那些画面。直到深夜,她才迷迷糊糊地睡去,梦中,她仿佛看到了一片荒凉的营地,士兵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而她站在风中,手持记录册,试图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赵希若在北营调查一天后,第二天清晨便带着 几名护卫,继续奔赴其他军营。 她骑着枣红马,马蹄踏在泥泞的官道上,溅起一片水花。天空阴沉沉的,似乎要下雨,但她无暇顾及天气,只想尽快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