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御史言官王梓荣刚刚讲完这句话的瞬间,原本鸦雀无声的朝堂之上发出一阵呵呵的笑声。
众位大臣们脸上浮现出一种让人难以捉摸的笑容,那笑容中似乎隐藏着一些不怀好意的意味。
这分明就是在嘲笑沈星瑶一个商贾之女怎么配得上这县主的身份。
不过,这些大臣们除了嘲笑沈星瑶,还有嘲笑这个王梓荣的。
他们都把这个王梓荣当成一个憨货来对待,毕竟,谁都知道“枪打出头鸟”这个道理,他们可绝对不愿意成为那只被打的出头鸟。
皇上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他的目光如炬,扫视过朝堂上的每一个人,最后停留在了沈星瑶的面庞之上。
然而,令他惊讶的是,沈星瑶的嘴角竟然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丝毫没有因为言官的这句话而显露出丝毫的恼怒之色。
皇上心中不禁嘀咕,这个才十三岁的孩子,内心居然如此强大。
难道她不怕这言官说的,还是她真的有真才实学?
他有些犯难,他固然想要替沈星瑶出这口气,可若是要堵住这悠悠众口,最终还是得看沈星瑶是否真有那过人的才学。
毕竟,在这朝堂之上,众人的言论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压制的。
此时,站在一旁的周睿渊也是气得咬牙切齿,他瞪大了双眼,满脸怒容地回头狠狠地瞪了一眼言官王梓荣,仿佛要用眼神将他生吞活剥一般。
“王爱卿,如你所说,如果说沈姑娘确定有真才实学,那就能顺理成章的做县主了?”
皇上开口问道,他的声音不高不低,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王梓荣站在朝堂之上,不卑不亢地拱手说道:
“回皇上,正是如此。
只有这样,才能堵住悠悠众口,不然有谁会服她一个平民女子,仅凭您的一道圣旨,就一跃成为县主呢?”
皇上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王梓荣的说法。他继续问道:
“那要怎样来证明呢?是作诗?画画?还是其他?”
王梓荣略作思考,再次拱手说道:
“皇上,微臣觉得比试作诗即可。
毕竟画画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还需要搬桌子、准备笔墨等,颇为繁琐。
而作诗则简单得多,只需出口成章即可。”
王梓荣的话音刚落,朝堂下方的大臣们便纷纷附和起来。
“对,王大人所言甚是,作诗是最好的才艺证明。”
“是啊,作诗既能考验才华,又能在短时间内见分晓。”
“皇上,就依王大人所言吧。”
他们都很想看看这个小姑娘当众出丑,才多大点的人,就能够得到如此殊荣。
更何况,她出丑也是这个睿王出丑,今天他们可是有好戏看了。
很多大臣纷纷期待了起来。
皇上看着眼前这群大臣,心中不禁暗骂一声,这些家伙一个个都心怀鬼胎,分明就是想让他的儿子未来的王妃当众出丑。
然而,皇上毕竟是一国之君,他不能仅仅从个人情感和儿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还必须要顾全大局。
于是,他强压下心中的不满,将目光转向沈星瑶,缓缓开口问道:
“沈星瑶,你对他们的提议有何看法?”
沈星瑶其实早在听到这些大臣要她当场作诗时,就已经忍不住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