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徐孝先同样是在主桌落座。
本应该排在知县冯子才的后面,兵马司袁至诚之前,但徐孝先还是给足了程福海面子,以年龄小为由,把袁至诚让到了他的前面。
至于大兴县丞秦方,自然是只能坐在末位了。
而刚刚排座这一幕,让程婉儿可是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当着程兰的面,她真的不愿意看到自己未来的夫君比不过人家,甚至就连兵马司指挥的公公,也要排在人家后面。
所以即便是看到徐孝先谦虚的给袁至诚让位,程婉儿因程兰的原因,自然是依旧看徐孝先不顺眼。
甚至当着旁边程兰的面,哼了一声:“虚伪。”
“好心当作驴肝肺。”
程兰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
程婉儿瞬间冷着脸看向了云淡风轻的程兰。
程莲儿也是一脸不善,瞪了一眼程兰。
道:“别高兴的太早,一会儿还要哄祖母高兴呢,到时候可凭的是真本事,是肚子里的才学,而不是蛮力。”
程兰看了一眼帮腔的程莲儿没理会。
但心里头也不由替徐孝先担心起来。
祖母贺氏喜欢对联,这是家里皆知的事情。
徐孝先这家伙打架在行,但对于对联……。
程兰心里没底。
虽然那家伙偶尔也会冒出个诗词歌赋,甚至还会对唐寅的作品品头论足。
而且还曾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般极具哲理的话语。
可不知为什么,程兰还是有些担心。
毕竟,徐孝先可是武将。
而这里在座的,可没有人愿意跟他比打架,大家也更喜欢文斗的乐趣。
“也不知道那家伙上次去明玉楼,有没有看过人家对对联。”
程兰有些担忧的想着。
而此时搭建的戏台上,在说了一番对贺氏的吉祥话后,便也已经开始了表演。
众人的喝彩声瞬间响起来。
老太太贺氏手里程福海专门为其准备的银锞子,也在第一句唱词唱出来后,便大方地抓了一把扔到了戏台上。
今日即是祝寿,更是为了哄她开心。
程福海自然也舍得花钱。
徐孝先也好奇的看着台上,如今戏曲仅仅只有后世戏曲体系的雏形。
无论是服饰上还是装扮上,即便是在身段与唱腔上,也与后世能够听到、看到的完全不同。
但在这个时代已经足够让人眼前一亮。
何况,如今的戏曲经过元杂剧的丰富,无论是在人物还是故事上都更加的立体丰富。
尤其是元杂剧传承下来的如《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以及《倩女离魂》,已经完全趋于成熟,因而演绎起来后……便开始荼毒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男女。
程兰,便是深受其害中的一人。
听着那潺潺如流水的曲调,徐孝先的脑海里,浮现的却是李青衣跳舞时的景象。
怀念的则是后世那动次打次的节奏。
随着一折戏唱完,便开始是变戏法的上台哄老太太贺氏开心。
显然,戏法不止让老太太看的惊讶,也看的很是满意。
尤其是每次出乎意料的在无中生有中变出的每一件吉祥物件,都让老太太虔诚的双手合十的阿弥陀佛的念叨几句。
仿佛正是因为她的虔诚,感动了老天爷,而后让变戏法的每次都能变出吉祥的物件来。
一把又一把的银锞子被虔诚的老太太扔到台面上。
这一幕看的徐孝先都有些心疼。
但旁边的程福海,却是连连叫好,仿佛特么的扔的不是他的钱。
而程兰那一桌,此时也开始了斗富斗气。
程知章在那变戏法的变出了一朵寓意吉祥的莲花后,便也从荷包里掏出了一把银锞子扔到了台上。
后知后觉的老太太贺氏反应过来,看着那一桌的孙子孙女,呵呵笑着道:“祖母不会让你们这些小辈白破费的,回头找我来,我给你们翻番。”
程婉儿、程莲儿等人,立刻开心地拍着手叫好。
于是当着贺氏的面,掏出荷包也开始往台上扔。
而那一对双胞胎,看了看台上,嘴里喊着:“祖母,不能厚此薄彼,来咱家给您贺寿的亲朋好友也该沾沾您的喜气才是。”
于是二人手里的银锞子,也像是特么的不要钱似的,就这么向身后的数桌亲朋好友撒了过去。
瞬间引起后面数桌人的连连叫好。
甚至包括四周站在连廊下看热闹的,也都有幸被银锞子波及到,一个个开始弯腰捡了起来。
喜欢奋斗在嘉靖年间请大家收藏:奋斗在嘉靖年间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