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河长路

第271章 《心肌的回声》(1 / 2)

《心肌的回声》

顾承川示教室的冷光管在凌晨三点投下青灰的影,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在山羊模型上方悬停,末端的消融导管闪烁着淡蓝色微光。陈武的乳胶手套按在 3D 投影的山羊胸腔上,心肌纤维的颤动频率与他腕间的压力监测环共振 —— 那是房颤患者典型的 220 次 / 分异位节律。

“第 12 只山羊的建模完成,” 江凛的白大褂扫过操作台,病理报告夹着云南寄来的诊疗单,“异常收缩波的频率、振幅,和李建国记录的‘晨咳三声’患者完全一致。” 他的指尖敲着 CT 影像,二尖瓣环的异常电位像道未愈合的伤口,“基层描述的‘心尖像被手攥紧’,对应这里的电位紊乱。”

沈星遥的护士站传来设备嗡鸣,她的护目镜反着监测屏的光:“左心耳血流速度下降 28%,” 手指划过触屏调出李建国的随访记录,“和‘心口堵得慌’患者的超声数据误差小于 0.1 毫米。”

郑义的 AI 突然发出清亮的提示音,消融路径在虚拟心脏上亮起红线:“检测到基层病历中的‘晨咳时段’规律,” 机械音带着罕见的波动,“建议在 04:00-04:15 增加 0.3 瓦能量输出,吻合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开放周期。”

陈武的银线手链撞上不锈钢操作台,发出细碎的响。他盯着 AI 生成的路径,突然想起顾承川的断针 ——1998 年洪水中,老人用灾民的心跳频率调整缝合速度,此刻这条红线的走向,竟与当年断针的轨迹惊人相似。

“准备手术,” 他的声音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把李建国的红笔批注导入能量控制系统。”

消毒灯在手术区投下淡紫色光晕,陈武接过沈星遥递来的消融导管,指尖在导管头端的微型传感器上停顿 —— 那里刻着 “稳” 字,是仿照顾承川枣核针的刻痕定制的。山羊的麻醉呼吸声传来,他突然想起卓玛女儿的话:“羊的心,和人的心一样会疼。”

“江主任,” 他望向观摩屏,“启动心肌声学造影,实时监测热损伤范围。”

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精准刺入山羊胸腔,消融导管沿着虚拟路径逼近二尖瓣环。陈武的视线在监测屏与手术区之间切换,当导管头端接触异常电位区的瞬间,山羊的心电图出现轻微波动。

“能量输出降至预设值的 85%,” 他突然开口,“按李建国‘留三分软’的记录。”

沈星遥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舞,护目镜后闪过惊讶:“陈武,这会增加消融不完全的风险。”

“但能给心肌留愈合空间,” 他盯着声学造影图像,热损伤范围应声缩小 0.3 毫米,“就像顾老师用断针缝合时,总会留 0.5 毫米的针脚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