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第191章 投资铁路(1 / 2)

191

别山君吕涛在封国军城看似卵事不管,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有多忙,首先,他有五块责任田需要耕耘;其次,他有十五个子女,不,现在差不多二十个子女需要抚养;再次,他需要每天指导工坊秘密研究;最后,也是最重要花费时间最多的,他得着书立说操心教育。

是的,教育,花费了他太多心思的教育,特别是那所初级师范学校。

别山封国虽然来自于秦,却立国于楚,其国民又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别山封国口音却独立于世。

如果七国之民初来封国商城会发现,商城口音有点像燕赵底韵,又夹杂秦腔楚调的一种奇怪口音。

这些口音肯定是因为别山君的影响,但是,这不是吕涛想要的,封国口音也不是他创造的拼音正音。

所以,屡教不改者已经教不了也改不了了,但小学学童是国家希望,欲纠正小学生口音,只能从初级师范学校开始。

可以说,入读初级师范学标准拼音是主要课题,正音不单要求笔试,还要求口语考试以及听力考试。

为了推广标准音,别山君花私库创办初级师范,想考初级师范必须签订定向工作协议,也就是说,师范好考,而且包分配工作,但分去哪里得学校说了算,否则将面临起诉追责和拉入考公黑名单。

在没有录音机时代,想把如此广袤的国土变成车同轨书同文语同音,其难度不可想象。

但别山君就这样下决心做了,他不单做,而且每天会去亲自授课(向教授授课),而且拿出资金补贴海外教师(礼部有百分之五额度税收)。

当然,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二十年把小学口音标准化,以后中学和大学口音自然而然标准化,全国百姓口音也会标准化。

现在的别山军城说是军城,其实不如改名叫学城,因为城内不但有海军学院陆军学院,还有初高级师范学院,封国大学,十几所小学和中学,以及由别山君及吕氏宗族合资创办的私立职业学院,比如工科学院,地理绘图学院,航海学院,金属研究学院等等数十所学校。

整个军城,只有一个亲卫旅兵力守卫,但两所军校长短期进修军官超过一个旅,再加上其他学校,军城光学生超过三万。

所以每日黎明,两所军校就吹起床号,城中刚吹完,军城城头又吹起起床号,再至其他学校敲响起床铃声,然后便是惊天动地的操练声走步声,然后是朗朗读书声,再到深夜依次吹响熄灯声。

就问城内居民烦不烦?

但是,你烦你早点搬走,有的是人不嫌烦,现在的军城,真正的居民不足十万,可这些军城居民来头没有一个简单,他们不是跟随别山君第一批入楚士卒,就是跟随别山君参加过大战,要不就是老一批工坊工人家眷。

普通人想进城参观可以,想安家置业难如登天。

别山君的忙还在书房,他每天有三分之一时间在书房写写画画,除了编写教材,他其实一直在秘密书写“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