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你们说好的,两天前下山的。”
她已经连拨了十几个电话,但对面始终是“无法接通”的提示音。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他们穿越雪山,每次都提前告知全程路线——可这一次,他们在原定返回时间过去三小时后,仍杳无音信。
她终于忍不住将电话打给了当地110报警中心。
“我男朋友带队爬镜泊山,已经失联三十多个小时了,我联系不上他们!”
……
三个小时后,燕北地方应急部门收到转警,调出镜泊山沿线所有监控与气象记录,
很快确认:26日夜间,镜泊山核心区域突发剧烈降雪,伴随一次3级雪崩信号。
综合判断:五人驴友小队极有可能被困或已深度失联。
当天下午,燕北省政府启动区域应急响应机制。
消防、民间救援队、边防执勤小队共三批近百人,陆续进入外围雪原开展搜索。
雪山气象站调配数据建模,推演最可能埋压区域。
一支20人构成的武警雪地特战连,作为先头“尖刀小组”,获批深入核心雪谷,计划实地搜索失联者信号。
12月28日清晨,官方宣布首轮搜救无果,先头部队突遭二次雪崩,7人受伤。
这一消息,由一位参与搜救的志愿者在社交平台发出。
不到半天,全国热搜炸开:
#燕北雪山5人驴友失联三日#
#疑因非法穿越国家自然保护区#
#雪崩+极寒,地狱级生存条件#
#国家级应急响应已启动#
舆论分化瞬间拉开——有人斥责“驴友作死”,有人心疼“为救人险中送命的士兵”。
也有人质疑:“如果这山太难搜,政府有没有更先进的设备投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应急部部长抬起头,目光沉沉:
“卫星遥感判断,主雪层厚度高于正常值三倍,山体结构极不稳定,大型设备根本无法送入。
派更多人进去……只是让伤亡数字扩大。”
屋内陷入沉默。
-----------------------------------
山洞内的温度极低,没有阳光,只有洞口的呼呼狂风。
呼出气息都变成了凝霜。
“背靠背,先坐下。”陈远航蹲下身,声音紧绷却稳定,“别硬撑,体温要保住。”
五人依次靠在洞壁边,背贴着背蜷坐成一圈,最大程度减少热量流失。
赵启航打了个哆嗦,几乎没力气说话,林芷柔把自己的脖套往脸上一拉。
“衣领、袖口都别敞着,往里塞衣服角。”陈远航一边说,一边检查大家的装备状态
“电子设备统一放进保温袋,贴近身体,用自己体温暖着。”
他看向吴知行,“对讲机也开最小功耗,隔半小时发一次信号。”
江亦楠摸索着从背包夹层里掏出最后一片加热贴。
他们没有选择。洞内温度已接近零下二十度,稍有失温,就可能陷入昏迷甚至休克。
“还有吃的吗?”
吴知行掰断一块能量棒,
“不多,一人先含一点,别大口嚼,节省热量。”
昏暗中,几人咀嚼着早已发硬的口粮,等待救援。
喜欢穿越成为首富之子,体验人生百态请大家收藏:穿越成为首富之子,体验人生百态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