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剑出华山

第424章 亦正亦邪(1 / 2)

在风雨江湖的漫漫征途之中。

善恶、好坏以及正邪的界限,往往都是犹如云雾一般缥缈难辨。

而真正的强者皆能进退自若、游刃有余。

他们并不会纠结于过眼云烟般的虚名,只是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是否如期达成。

施宗义,这位从现代社会穿越而来的小年轻,初入此方世界之时还是一只江湖“菜鸟”。

对于这个充满着恩怨情仇、刀光剑影、权谋纷争的明国江湖,他一度感到有些格格不入。

因为这个武侠位面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等各个方面都与现代社会截然不同。

但是岁月流转、沧海桑田,无数次的生死交锋和人情冷暖让施宗义逐渐成长蜕变。

曾经,他的“三观”总是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现代观念干扰、多多少少产生了一些认知障碍。

——内心深处时常在“坚守现代道德准则”与“顺应江湖生存法则”之间挣扎、徘徊。

他会纠结于自己在江湖之中的角色定位:

究竟是做一个秉持现代正义观念的“好人”,还是做一个弱肉强食、不择手段的“狠人”?

之后,现实的残酷与江湖的复杂如同一柄柄“莫得感情的”重锤,一次次地敲击着他的认知。

让他反省自己、有所领悟、渐渐明白:

真正的高手,并不会拘泥于“我是不是好人”这样的定义,而是专注于思考“我如何达成目标”。

现代社会的“九年义务教育”和人生经历,赋予了他开明敞亮、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

而在这个武侠位面里的摸爬滚打、血雨腥风,则让他将这些思维特性与江湖实际结合了起来。

于是——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施宗义忽然之间领悟到了一个“人生真谛”:

古人所言的“外圆而内方”。

儒家所言的“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佛家所讲的“慈悲为怀,降魔护善”。

道家所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其实,与现代社会的“高情商生存法则”异曲同工、不谋而合、殊途同归。

真正的强大,绝非纯粹的真挚善良所能铸就,也不是一味的狠辣无情便可达成。

而是能够在慈悲心肠与霹雳手段之间自如切换,让君子为之敬重,让小人心生畏惧。

所以,施宗义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他的“三观”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一些转变。

无形之中。

以“正义”二字命名的“正义联盟”之盟主大人——施宗义——却已经成为了一个“自成格局”、“亦正亦邪”的人物。

……

其实,依照施宗义过去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京师之行可能不会出现在这个时间节点。

但是现在,思想的深刻转变与实力的显着提升都在促使他做出一个截然不同的决定。

所以这一次前往京师之地,施宗义的心里面早已做好了一个明确而又周全的规划。

主要有四个事情需要他来亲自处理。

第一个事情:

施宗义要先去探望一下伯父施纯和两个小堂弟施宗文、施宗武。

亲情,在施宗义的心目中一直占据着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即便他身在江湖、事务缠身,却也未曾忘记这一份血浓于水的牵挂。

第二个事情:

要在京师之内构建起忠义武馆的“天罗地网”。

目前来说。

忠义武馆在明国疆域之内的“天罗地网”已经基本完善,唯独京师区域一直还是空缺的状态。

以前施宗义总是觉得京师乃藏龙卧虎之地,有着各种各样的隐秘势力潜伏、鱼龙混杂。

他自认为武功实力尚浅,还没有达到足够震慑明国朝堂的程度,故而不敢在此肆意行事。

然而,自从与“狂刀杀神”经历了一场大战之后,施宗义对自己的武功实力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

——尽管对于一些处于后天层次巅峰境界的绝顶高手,他的武力值暂时还难以匹敌。

——但只要对方的武功实力没有达到先天境界,施宗义便都是无所畏惧。

因为他掌握了《凌波微步》这样的一种独步天下、神妙无双的绝顶轻功。

凭借着丝滑连招的无限“闪现”,施宗义即便不敌对手,也能够随时随地从容脱身。

可谓是:还未开打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现如今,有了这份底气作为支撑以后,施宗义下定决心要将京师的“天罗地网”给搭建起来。

毕竟,在江湖之中立足,迅疾如风、精确无误的情报消息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