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

第12章 科考盛事(2 / 2)

长孙无忌附和道:“正是,这也彰显了我大唐对人才的重视。”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好,你们都是大唐的功臣。朕希望你们能继续为大唐的繁荣而努力。”

宴会结束后,那些被录取的学子们满怀憧憬地离开了皇宫。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迈向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而李承乾和房玄龄却没有丝毫松懈。他们明白,科举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要为这些学子们安排合适的官职,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大唐的繁荣贡献力量。

李承乾找到房玄龄,说道:“房大人,如今这些学子们已经被录取,我们该如何为他们安排官职呢?”

房玄龄思索了片刻,说道:“殿下,臣以为可以根据他们在考试中的表现和特长来安排官职。比如,那些在策论中表现出色,思维敏捷,见解独到的学子,可以安排到中书省等重要部门,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为大唐的发展出谋划策;而那些在经史子集方面有深厚造诣,学识渊博的学子,可以安排到国子监等学府,担任教授之职,传承知识,培养更多的人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李承乾点头道:“房大人所言极是。不过,我们还需要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确保他们能够胜任自己的官职。切不可因一时之选,而误了国家大事。”

房玄龄赞同道:“殿下考虑得周全。这些学子们虽然有才华,但毕竟缺乏实际经验。我们可以先让他们担任一些低级官职,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了解民生疾苦,如此方能更好地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尽忠职守。”

于是,李承乾和房玄龄开始着手为学子们安排官职。他们仔细地研究每一个学子的试卷和背景,为他们挑选最合适的职位。他们常常在书房中讨论至深夜,只为了给每一位学子找到最适合的岗位。

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有些学子对自己的官职不满意,觉得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心中颇有怨言;有些学子则因为缺乏经验,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引得旁人颇有微词。

李承乾也明白,科举制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他决定继续不断改进科举制度,为大唐选拔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有一天,李承乾在书房中思考科举制度的未来发展。突然,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对呀,我们可以举办一些科举后的培训活动,让这些学子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李承乾兴奋地说道。

他立刻找来房玄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房玄龄听后,眼睛一亮,说道:“殿下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可以邀请一些有经验的官员和学者来为学子们授课,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组织学子们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进步。”

于是,魏征和房玄龄筹备郓郑书院,他们邀请了许多知名的官员和学者,为学子们举办了一系列的讲座和研讨会。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大唐储君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