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的地势有些低洼,群众需要转移,县城里参加防洪的一半人手都安排在北山,如果晚上再下一夜,河水决堤是不可避免的。
桌子上摊着地图,张克南把高加林叫到地图旁,“加林,地势最低的赵蛤蟆村,这个村里有二百多口人,年纪大的占大多数,你带着
你的人去帮群众转移,转移后,你再带着人去堤上,我在那里等你。”
这个时候的张克南嘴里没有一句废话,每句话还是令人不容置疑。
高加林领着人来到赵蛤蟆村,一看这地势真叫人犯难,这个村在半坡,下这么大的雨,地上泥泞遍布,走个路就想滑倒,搬东西转移更是困难。只要不小心就会滚到下面的沟里。
“这活儿咋干?怪不得等我们呢,估计这都是没人干的活儿。”后生们开始发起了牢骚。
高加林说道:“怕个啥,今天就让他们看看,他们干不了的,我们高家村照样能拿下来。”他领着人下到村里转了一圈,又上到坡顶看了看,找了几户人家,借出了几张床,他找来钉子木板又让刘玉现钉牢固。
他们把床翻过来,让人用绳子系住床腿,坡上五人一组,分成了三组,每组两条绳子,坡上一条,坡下一条。他们帮着村民们把家里东西往床做的筐子里装,装满了,手电亮三下,上面的人就往上拉,等卸完后,上面手电再亮三下,下面的人再把床拉回来。
简易的运输箱帮了村民的大忙,家里的东西看着不起眼,真搬起来还真多。忙了大半夜,村民看东西都装走了,也就没有后顾之忧,撤完村民,高加林领着人又去河堤上和张克南会合。
雨越下越大,水位已经超过了警戒线,在具体哪里泄洪的问题上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他们现在站的是河道的拐弯处,河水的冲击力非常大,对岸没有村庄,成批的泥石流从上面流进河里。
张蛤蟆村是最后一个转移的,现在北山的村里已经没有人了,张克南想在这里泄洪,让水直接排到张蛤蟆村的低洼地,保住下游的县城。
高加林对这一带也比较熟悉,这里的确是一个泄洪点,应该在对面挖个口,对面是开阔地,对于洪水的流向可能会冲击临谷县南郑公社的牛沟大队,由于地势宽阔,水不会太深,因为事前没有打招呼,会引发两个县的矛盾。
如果在这边开口,北山这边如果存不了这么多水,县城还会受到威胁。
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张克南的权力范围,他们一直等不到夏成涛,高加林对张克南说道:“克南,既然你是总指挥,你就下命令,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允许我们再犹豫了。”
喜欢高加林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高加林的逆袭之路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