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玉智想着回来这么久了,还没和你见过面,听说你身体不舒服,过来看看你。”
“这可不敢当?”马建国言不由衷的应付着。
加林二妈从包里拿出几盒药,“马书记,这是市医院治高血压的药,你用用看。本来呢,咱乡里的规矩不能给人送药,这新时代了,为了健康,你也别多想。”
马婶儿接过药,连口说:“不会,不会,还是你们想得周到。”
高明楼知道高玉智在城里呆惯了,对于村里的很多事还是陌生,他说道:“玉智,别书记书记的叫他,这样说都外道了,建国应该比你大,你就叫哥成了。”
吃着瓜喝着茶,扯了街上的家长里短后,高玉智见已经差不多了,开口道:“建国哥,我是当兵出来的,不会拐弯抹角,这回来也是为了娃们的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对于高玉智的直接将军,马建国知道这次是躲不过去也拖不下去了,他让大儿子把那封信拿过来。
马建国说:“本来吧,我也是同意的,上次发现了这信,这事儿我心里一直疙疙瘩瘩,我马家就这一个女子,明楼哥也知道,我们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嫁闺女都是往东找,现在往西找婆家会让人看不起。”
马店有个民谣:花喜鹊,金凤凰,马店净出好姑娘,西边穷,东边富,一天到晚黄糊糊,宁可往东嫁一砖,不要西边房三间。
因为往东离县城近,去揽活的做小买卖的多,日子过得相对富裕。马建国也没有胡说,高明楼怕高玉智硬顶,连忙打着圆场。
“这要看啥事,谁能想到过到这个光景,以前老蒋那时候,吃饭都是问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政策活了,世道也要新活法儿,加林的日子现在可不比县城的差,你没有去看,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别说是高家村,就是马店也挑不出几个和他比的,当然,不能跟你比,老弟你家大业大,娃们得仰着头看你。”
高明楼绵里藏针,故意把夸赞高加林,反正马建国也没有去过。
马晓春拿来那封信,高加林二妈让司机把车里的信也拿来,她留了个心眼儿,担心马建国拿这个来搪塞,顺便把那一摞黄亚萍写给高加林的信也都拿来了。
高玉智在车上已经和高明楼商量好了,果真马建国还是捏着这事做文章。“建国哥,信的事儿我们都知道了,都是加林做的不对,这是那女子写的信,你可以看看,只要有什么不合适的,对不起玉芳的,还有见不得人的话,我们没有二话,你说咋办就咋办?”
马晓春没有等爸爸发话,就把信接了过去,拿到屋里了。
马建国沉默不语,他是等大儿子看信的结果,高玉智说道:“我哥是老实人,没见过啥世面,我呢常年在外,娃们的事也管的少,后来加林娃经常去县城看我,给我说了很多。玉芳是个好女子,他也真心喜欢,再说王振武那儿子的事,我多少知道。娃们吃了这么多苦,现在明楼哥,我哥,还有北山他干爹,这几家人就等你一句话了,这事儿成不成你说了算?”
一进门马建国看出这两口不同凡人,他能拿住一个大队两千口人,对于高玉智一点儿也吃不准。
高玉智是中等个头,一双浓眉如漆,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说话也是底气十足,他说自己是部队复员的团长,都是见过大场面的人。马建国犹豫着要不要拒绝他,如果拒绝,意味着得罪了一个县里的劳动局局长,如果不拒绝,他又不甘心这样被逼着答应这桩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