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一个身形佝偻的仆人,迈着细碎且谨慎的步子,双手稳稳地端着一个古旧的托盘,缓缓走了进来。
托盘之上,摆放着一盆热气腾腾的熬白菜,白菜的叶片在浓稠的汤汁中若隐若现,散发着质朴的香气;
一旁是一盆粒粒分明的白米饭,颗颗饱满,泛着诱人的光泽;还有三套精致的碗筷,整齐地排列着,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
孟县令站在一旁,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让人倍感温暖。他微微欠身,热情地说道:“诸位贵客,实在是不好意思啊,仓促之间,只有这么一点儿粗茶淡饭,还望各位不要见怪。”
实际上,并非孟县令不愿意准备丰盛佳肴来款待他们,他目光扫过眼前这三位客人,只见他们面色憔悴,眼神中满是疲惫与饥饿,那副模样好似饿了许久。
孟县令心里清楚,这些简单的饭菜能够更快地上桌,先解一下他们的燃眉之急。
那三人一见到饭菜,眼中瞬间亮起光芒,如同饿狼见到猎物一般,立刻拿起碗筷,如风卷残云般狼吞虎咽起来。
他们的动作急切而迅速,转眼间,盆中的食物已少了大半。孟县令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不禁开口问道:“沈御史,看你们如此饥肠辘辘,到底遭遇了何事,才会被饿得这般模样?”
沈恪己听到问话后,暂时放下手中的碗筷,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缓了口气回答道:“此事真是一言难尽呐。简单来讲,我们险些被一场大火给活活烧死。”
沈恪己话音刚落,孟县令顿时愣住了,手中的茶盏停在半空,脸上满是惊愕之色。
他瞪大了眼睛,过了片刻,才回过神来,连忙追问道:“难道之前淮西地区某一处驿站突然失火,而后又有匪徒趁着火势打劫却最终被反杀一事,与你们有关?你们莫不是那场事件中的受害者?”
还未等到沈恪己回应,一旁早已按捺不住的孙弥抢先插话道:“嘿!您这消息可真够灵通的呀!没错,正是我们几个经历了这场劫难,当时真是凶险万分,要不是运气好,恐怕我们早就葬身于那熊熊烈火之中啦!”
孙弥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手中的筷子,脸上还带着劫后余生的后怕。
孟县令听闻此言,长长地叹息一声,感慨道:“哎呀,这件事情如今已经登上了朝廷的邸报,你们三个人也都被当作失踪人口记录在册了。
如果再不快些返回京城,恐怕就要被默认为因公殉职喽。”
听到这个消息后,沈恪己神色变得匆忙起来,他站起身来,双手抱拳,急切地说道:“孟县令,请您务必借给我们几匹马,事态紧急,我们必须尽快赶回汴梁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