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烟雨:九帝姬称帝还不叫官家

第211章 段和礼与阮佐(1 / 2)

次日清晨,汴梁城还未完全从睡梦中苏醒,一阵激昂的锣鼓声便打破了黎明的宁静。

林尘身披熠熠生辉的银色铠甲,跨坐在一匹高大健壮的黑色战马上,神色冷峻地注视着眼前浩浩荡荡的一万禁军。

这些禁军个个身姿挺拔,手持制作精良的武器,队伍中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彰显着这支军队的威严与气势。

如此大规模的出征,后勤保障至关重要。一万披甲禁军,出行所需的辅兵至少两万。

这些辅兵们,身强体壮,每人都肩负着沉重的兵器与盔甲,他们跟随着禁军的步伐,默默前行。

而在后勤方面,至少五六万民夫被征调而来,他们推着满载粮草的推车,排成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长龙,向着南疆进发。

这支庞大的队伍,一路浩浩荡荡,所到之处尘土飞扬。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南疆大地。

大理段家与安南阮家得知这一消息后,顿时惊恐万分。

安木王朝对外宣称发兵十万,美其名曰调解南疆藩国事务。

然而,大理和安南两国地域狭小,人口不多,听闻如此庞大的军队前来,心中不禁泛起嘀咕:这到底是来调解矛盾的,还是来灭国的?

这一切的背后,皆是宋锦文的谋略。他深知,有时候,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

一万兵马说成十万,便是为了震慑南疆诸国,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同时,宋锦文的野心也不小,他觊觎着藩属国的土地,妄图将这些藩属国纳入安木王朝的羁縻统治之下,把他们的国王变成土司或者土官,等到时机成熟,便直接设府立县,将这些土地彻底纳入王朝版图。

毕竟,这两个地方,在过去天下大乱之时,当地豪强趁机自立为王,但实际上,他们与安木王朝同根同源,文化上也同出一系。

在两国边境,大理王段和礼与安南王阮佐会面,试图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段和礼已是须发花白的老者,但整个人看起来气血充盈,精神矍铄。

想当年,他也是江湖中一顶一的高手,虽年事已高,但多年的武学功底仍让他身体硬朗。

而阮佐正值中年,身材不高,皮肤黝黑,浑身散发着一股强壮的气息。

“年轻人,”段和礼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而有力,“老夫觉得你应该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