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宴当天,宾客们陆续到来,白府门前车水马龙。墨泯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腰束同色丝绦,上面挂着一块温润玉佩,步伐沉稳地走进白府。她身姿挺拔,如松如竹,引得不少人侧目。白诗言远远瞧见她,眼神瞬间亮如星辰,却又想起父母的叮嘱,只能使劲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佯装镇定,慢慢朝着墨泯走去。
她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轻声说道:“墨公子,今日能来参加我白家春日宴,真是蓬荜生辉。”墨泯看着白诗言故作疏离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配合道:“白小姐客气了,承蒙相邀,在下荣幸之至。”两人表面上客客气气,可眼神交汇间,爱意还是悄然流露。
就在这时,白景鸿和花凝玉走了过来。白景鸿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花凝玉则微笑着说:“墨公子,许久不见,里面请。”墨泯拱手行礼,跟着他们走向宴会主厅。
宴会开始,众人举杯共饮,欢声笑语不断。白诗言时不时看向墨泯,目光中满是牵挂。而墨泯也趁着旁人不注意,向她投去关切的眼神。
酒过三巡,白景鸿站起身,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今日难得相聚,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才俊,墨泯。”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墨泯,只见她不慌不忙,起身向众人拱手致意。白景鸿接着说道:“墨公子虽出身江湖,却有着过人的见识,我想着,让她与诸位交流交流,说不定能给咱们带来些新的启发。”
白景鸿带着墨泯走向朝中几位官员,众人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墨泯,神色间满是质疑与审视。一位身着朝服、留着山羊胡的官员率先开口,语气中既有试探又带着几分傲慢:“墨公子,如今天下局势波谲云诡,边境冲突不断,民生凋敝,依你之见,该如何破局?就凭你,也敢妄谈救国之策?”
墨泯神色冷峻,不卑不亢,周身散发着沉稳的气场。她稍作沉吟,声如洪钟般说道:“边境之患,绝非表面的军事对抗那般简单,其根源深植于国力对比与战略布局。长久以来,我们一味防守,看似稳健,实则是慢性自杀,不过是消极待毙,徒耗国力。”
“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进行全面变革。在巩固边防军事堡垒、增强驻军力量的同时,开展全方位的情报战。深入敌营刺探情报,绝非逞一时之勇的武力渗透,而是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多维度,像剖析棋局一般,洞悉对方的虚实与战略意图。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抢占先机,精准出击,一击即中敌人要害。”
“再者,粮草补给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支撑,这一点不容置疑。我们需要构建一套完备且灵活的后勤保障体系,开辟多条隐秘且安全的运输路线仅仅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还要建立战时储备制度,根据不同季节、地形和战略需求,提前布局粮草储备点,确保前线物资供应源源不断,为长期作战奠定坚实基础。这不仅是对将士生命的负责,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当!”
话还没落,一位身形魁梧的武将便嗤笑一声,双手抱胸,满脸不屑:“说得轻松,深入敌营谈何容易?多少探子有去无回,你这不是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吗?运输路线又岂是想隐秘就隐秘,敌人也不是吃素的!你一个毛小子,在这里纸上谈兵,简直荒谬!”
墨泯目光如电,直视武将,毫不退缩:“将军,我理解你的质疑,但正因艰难,才更需破局之策。我们不能因畏惧牺牲就固步自封,这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负责任!我们可以训练专业的情报人员,这些人员经过严格筛选和特训,具备卓越的应变能力与情报收集技巧,他们将利用当地百姓作为掩护,分散行动,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至于运输路线,我们可以结合地形地貌,运用奇门遁甲之术,设置多重伪装与迷惑手段,同时安排精锐的武装力量护航,确保运输线万无一失。我虽年轻,但我对每一个策略都经过深思熟虑,绝非信口开河!”
这时,另一位胖官员紧接着发问,语气中带着焦虑:“那国内民生方面,公子有何高见?如今赋税问题,百姓颇有怨言,长此以往,恐生民变。你若真有本事,就拿出个可行之法来!”
墨泯微微皱眉,眼中透露出深切的忧虑:“赋税,乃国之基石,民生所系,这一点诸位想必比我更清楚。如今过重的赋税,无疑是竭泽而渔,必然导致民怨沸腾,动摇国本。当务之急,是重新核查各地田亩,厘清土地所有权属,区分富户与普通农户的纳税能力,对贫困农户实施精准的赋税减免政策。”
“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税收监管机制,这一机制必须独立且高效,直接对皇权负责,不受任何地方势力和官员的干扰,严惩贪腐官员,确保每一分赋税都用之于民,取之于民。官场如江湖,规则复杂,人心难测,但我们必须坚守正道,正本清源,让权力回归服务百姓的本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此外,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兴修水利,改善农耕条件。这不仅能提高百姓生活水平,还能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为国家税收开辟新的源泉,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利国利民的长远之计,不容有失!”
一位身着华丽朝服的官员冷笑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重新核查田亩?触动的利益太多了,那些世家大族能轻易答应?到时候政令不出朝堂,看你怎么办!别在这里说些不切实际的空话!”
墨泯神色坚定,目光扫视众人,掷地有声:“改革必然会触动利益,这是无可避免的。但若是因惧怕阻力就退缩,国家如何发展?民族如何复兴?我们可以先从一些小的州县试点,这些试点州县经过精心挑选,具备改革的条件与基础。在试点过程中,我们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再逐步推广。”
“对于阻碍改革的势力,朝廷应展现出雷霆般的坚决态度,以律法为剑,依法惩治,绝不姑息!同时,给予合理补偿,引导他们顺应变革。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变革,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勇往直前!”
众人听后,低声议论纷纷,神色各异。又一位年轻官员提出关于朝堂党派纷争的问题,语气中带着无奈与期待:“如今朝堂之上,党派林立,相互倾轧,政令难行,墨公子以为如何化解?你若能解决这一难题,那才是真有本事!”
墨泯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声音中充满力量:“党派之争,犹如毒瘤,深深侵蚀着国家的根基,易生内耗,危及社稷。我们必须明辨忠奸,以国之大义为重,求同存异,共同为江山社稷谋福祉。在江湖中,门派林立,纷争不断,但一旦遇到外敌入侵,各派也能摒弃前嫌,携手抗敌。朝堂亦应如此,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超越党派之私。”
“为了防止党派间的恶意倾轧,可设立独立且公正的监察机构,这一机构直接受命于天子,拥有无上的权力和丰富的资源,监督官员言行,严格审查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官员们将心思放在治国理政上,而非陷入无休止的权力争斗。这是重塑朝堂清明的关键所在!”
一位资深老臣冷哼一声,满脸的不以为然:“监察机构?之前也不是没设立过,还不是被党派渗透,沦为争权夺利的工具,你这想法太天真了!别在这里异想天开!”
墨泯诚恳却又坚定地说:“前辈所言极是,过去确有失败的教训。但这一次,我们可以从人员选拔、权力制衡等多方面着手,选拔那些刚正不阿、无党派背景的官员任职监察机构,这些官员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考核,具备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能力。”
“同时建立多重监督机制,让监察权力也受到监督,确保其公正执行。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打破这一困局,重塑朝堂的公正与清明!”
一位文官抚着胡须,饶有兴趣地追问:“那对于科举选拔人才,公子有何看法?科举乃国家抡才大典,关乎国运兴衰。你若能提出良策,也算是为国家立下大功!”
墨泯目光坚定,侃侃而谈:“科举制度,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历经数百年,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逐渐显露出弊端。如今考试内容过于拘泥于经史子集,形式僵化,严重限制了考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应适当增加策论比重,让考生针对当下时政热点、民生难题、经济发展、军事战略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见解,选拔出既有深厚学识底蕴,又具备实际治国理政能力的人才。”
“同时,要加强对考官的选拔与监督,建立严格的回避制度和舞弊惩处机制,保证科举的公平公正。这不仅是为国家选拔人才,更是为民族培养未来的希望。只有选拔出真正的贤才,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一位和考官私交甚好的官员立刻反驳,神色间有些慌乱:“现在的科举考了这么多年,选拔出的人才也不少,贸然改革,不怕扰乱人心吗?而且增加策论,标准难定,岂不是更容易滋生腐败?你这是没事找事!”
墨泯条理清晰地回应,语气不容置疑:“科举虽选拔出不少人才,但时代在变,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变。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培养更符合国家需求的栋梁。至于策论标准,我们可以组织各方专家共同制定,这些专家来自不同领域,具备丰富的学识和经验,细化评分细则,公开透明,接受各方监督,最大程度避免腐败。这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必由之路,势在必行!”
一位武将模样的官员也发声道,语气中带着焦急:“若遇到突发灾荒,地方官员请求朝廷支援,该如何调配资源最为合理?这关系到万千百姓的生死存亡。你若能妥善解决,百姓定会感恩戴德!”
墨泯不假思索地回应,语速极快却有条不紊:“灾荒乃国之大难,救灾如救火,刻不容缓。一旦接到地方灾情报告,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首先,令临近府县即刻调运粮食和物资前往受灾地,利用地理优势,实现快速救援。同时,朝廷需迅速统计各地储备,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和受灾范围,科学规划后续支援方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设立专门的赈灾小组,由经验丰富、清正廉洁的官员带队,深入灾区一线,全面负责物资发放与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建立严格的物资监管与信息公开制度,杜绝贪污截留现象,确保每一份救灾物资都能精准发放到受灾百姓手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是我们身为臣子的责任,也是对百姓的承诺!”
一位与地方势力有牵连的官员不屑道,语气中带着嘲讽:“说得轻巧,地方官员真有那么清正廉洁?赈灾小组下去,说不定还会激化矛盾,惹出更多乱子!你太不了解下面的情况了!”
墨泯目光如炬,直视对方:“我们在选派官员时,会严格筛选,对有不良记录的官员坚决不用。同时,建立投诉渠道,让百姓能监督赈灾工作,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只有真正为百姓着想,才能平息民怨,共克时艰。我坚信,只要我们真心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一位身着蟒纹朝服,神色冷峻的高官冷哼一声,目光如刀般射向墨泯:“哼,说得倒是轻巧。边境作战,岂是儿戏?贸然出击,若情报有误,我朝儿郎的性命岂不是要白白葬送?你一个毛头小子,从未上过战场,竟在此大放厥词,纸上谈兵!”
墨泯面色不改,拱手行礼后,沉稳回应:“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一味畏缩,才是对将士性命和国家安危的不负责任。情报工作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因惧怕风险而裹足不前。如今我朝边境防线漫长,若不主动出击打破僵局,敌军只会愈发猖獗。”
“我虽未上过战场,但江湖中生死相搏无数,对局势的判断和应对之道,也有自己的见解。况且,情报收集并非盲目行事,我们可以联合当地百姓,他们熟悉地形和敌军动向,能为我们提供可靠信息,大大降低风险。”
这时,一位年迈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摇头叹息:“国内民生问题积重难返,重新核查田亩谈何容易?各地豪强大族相互勾结,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动荡,动摇国本啊。”
墨泯微微欠身,恭敬说道:“老大人忧心国事,晚辈深感敬佩。但正因问题棘手,才更需我们迎难而上。我们可以先从偏远地区试点,逐步推行核查政策,同时培养一批忠诚可靠、不畏强权的官员,组成专门的调查小组。对那些敢于阻挠的豪强大族,依法严惩,以儆效尤。只要我们秉持公正,循序渐进,必能逐步解决问题。”
一位一直沉默的官员突然冷笑道:“你说设立监察机构就能解决党派纷争?简直是异想天开!朝堂之上,党派之间利益纠葛错综复杂,监察机构又怎能独善其身?最终还不是沦为党派斗争的工具。”
墨泯目光坚定,直视对方:“大人,任何改革都会面临阻力,但不能因此就放弃希望。我们可以借鉴历代的监察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赋予监察官员独立的权力和崇高的地位,使其不受党派干扰。选拔监察官员时,注重其品德和能力,确保他们能公正执法。只要制度设计合理,执行有力,监察机构定能发挥作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质疑声此起彼伏,墨泯却神色平静,目光扫视一圈,声音洪亮,再度开口:“诸位大人,如今朝堂积弊、民生艰难、边患重重,绝非某一项策略就能扭转乾坤,而是需要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变革。”
“就拿科举改革来说,它不单单是考试内容的调整。新选拔出的人才,会带着新思维、新视野进入官场,为陈旧的官僚体系注入活力。这些人才进入朝堂后,与独立监察机构相互呼应。监察机构监督他们的言行,确保他们不被官场陋习沾染;而他们凭借新的理念,又能推动监察制度不断完善,让权力运行更加透明公正,进而打破党派的利益壁垒,让朝堂回归一心为国的正轨。”
“朝堂清明后,赋税改革便能顺利推行。厘清田亩、整顿贪腐,百姓负担减轻,民心自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就会积极投身到各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中,地方经济繁荣了,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又能反哺军事建设。”
“边境问题也绝非孤立存在。国内稳定、国力增强后,我们在外交上便有了强硬的底气。情报战配合外交手段,能分化瓦解敌方联盟,让他们自顾不暇。此时再辅以精准的军事打击,何愁边境不平?”
“灾荒看似是突发危机,实则也是检验我们整个体系运行效率的试金石。高效的赈灾体系,不仅能救百姓于水火,更能让百姓看到朝廷的担当,增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又会转化为推动各项改革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