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的第一夜众人都宿在野外。
宋家庄的人围成几个同心圆。家有老弱妇孺的在中间,家里兄弟多的,在外围。宋喜雨他们家就在最边上。
家里的五辆牛车也是围成圆圈。女人们尽量在车上睡,男人们搭帐篷睡。
宋喜雨让大家学着她的样子,先生一堆火把地面烤热,把地面的潮乎气都烤蒸发了,再铺上干草,铺上褥子和凉席,这样人就不受病。
芳儿朵儿两个堂姐,熬了一锅的疙瘩汤,里面放点切碎的豆角、放点肉末,再放点辣椒碎,这可是逃荒路上的饕餮盛宴。每个人还有两个烤土豆,剥去外皮,又糯又香。
不远处的小山丘边,鲁家村的队伍里,老鲁婆子啃着硬邦邦的面饼,嫉妒得嗓子都冒了烟。她一把拽过孙女大丫:“去,上那边要碗热汤!”
大丫如同一只惊恐万状的小鸡,缩着身子一步一步往这边捱。她站在离宋家三五步的地方,怯怯地看着,不开口。
娘还是性子软,就问:“你到这里干什么呀,别乱跑,小心拐子把你拐跑,说不定还有狼呢!”
大丫好像是吓到了,眼泪一串串往下掉:“我奶让我管你们要一碗热汤。”
娘有点犹豫。之前宋家小课堂的《逃荒知识应知应会一百条》里讲过,逃荒路上千万不能圣母心。她还记得当时的雨宝反复强调,乱世先杀圣母,还给大家解释了好几遍。
可是,面对着小女孩噙着泪水的眼睛,加之对方还是自家儿子夫子家的,娘就有点抹不开脸。她把大丫叫过来,给盛了半碗,让她好好拿着,走路别摔了。
大丫如释重负,双手捧着碗,就往家那边走。
不想宋喜雨在前面一拦,一下子把碗抢到手。大丫哭着喊:“你给我,这是我要回来的!”宋喜雨不理睬她,把半碗疙瘩汤倒给了旁边的大川二妹碗里。
大丫哭着跑回家,老鲁婆子上去就是一巴掌:“赔钱货,热汤没要来,碗也弄没了?”大丫抽抽噎噎说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可把老鲁婆子气得不轻,拉着大丫就来讲理:“你们老宋家忒不地道了!给孩子点热汤怎么了,怎么还小气巴拉地抢回去?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夫子的吗?”
周围的人越聚越多,两个村的都有。
二姑眼里不揉沙子,冲着老鲁婆子就说:“人要脸,树有皮,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夫子家怎么了,受尊敬的是夫子,而不是你这个老货!自己馋疯了,打发孙女来要吃的。你看看你孙女这小猫崽子的瘦样,这吃食要了回去,是进了谁的嘴?还舔着脸过来讲理,就你脸大啊?”
宋喜雨太喜欢二姑的性子了,看不惯就怼,真真的宋家第一打嘴仗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