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和胖婶的相逢,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的意想不到。
因为卤味小车几乎都是宋家女人打理,所以大家和胖婶都很熟悉。在摆摊的一天天里,和胖婶的馒头摊比邻而居,胖婶的热心、泼辣、能干,给宋家女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家女人赶紧行动起来。后面雪爬犁上的老弱病残,一开始都是三两个人坐一架雪爬犁,征得他们同意后,就把大家往一起凑了凑,倒出两个雪爬犁,让胖婶一大家子共十四口人坐上去。
然后宋家女人拿来了两件羊皮袄子,还有几件棉衣,让胖婶的家人穿上去御寒。
胖婶一看,这棉衣竟然是簇新的,一看自家人全身脏兮兮没个人样,诚惶诚恐,说什么也不穿。宋家女人没有办法,只好拿来了半新的棉衣,逼着胖婶一大家子必须得穿上。
宋喜雨又悄咪咪从空间拿出四床被子,让娘严严实实盖在他们身上,感动得胖婶的婆婆,呜呜直抹眼泪。
宋喜雨又递过去一竹篮热乎乎的大肉包子,还有加了灵泉水的水囊。这下胖婶可真忍不住了,抱着她就嚎啕大哭。宋喜雨拍着她的后背:“婶,赶紧吃包子垫一垫,等到了能歇脚的地方,我再做点好吃的给你们补补。你可千万别和我客气,以前你也常给我大白馒头吃呢!”
胖婶婆婆带着哭音说:“孩子,这能一样吗?现在是逃荒,是乱世,这一个包子比十两银子还金贵,一个包子就能救一条人命!你们家对我们的情谊,我们几辈子都还不完!”
等胖婶一家吃饱了,喝足了,宋喜雨才正式认识了一下胖婶一家人。
胖婶的婆婆姓田,宋喜雨就叫她田婆婆。胖婶的丈夫姓于,叫于青田,是个货郎,俩人有一儿一女,分别叫昌顺和小春。
另外还认识了胖婶的大伯于青山一家五口,二伯于青水一家四口。于青山和于青水之前联合开了一个杂货铺。于青山娶妻汪氏,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叫昌业、昌平和红叶。于青水娶妻毛氏,有两个儿子,分别叫昌来和昌瑞。
本来胖婶还有个小叔子于青苗。但是在逃荒的路上,因为躲土匪,于青苗和他的媳妇关氏,还有一个儿子一个闺女都走散了。胖婶的公公在混乱中被土匪的马踩到前胸,也死了。全家的财物也被洗劫一空。他们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走到了这,已经是到了山穷水尽的绝路了。要不然,也不会扑向宋喜雨的马车,给孩子寻个活路。
胖婶的婆婆是个明事理的老太太,一听说话,就是家里的主事之人。她对宋喜雨的奶奶说:“老夫人,我们这一大家子十四口人,现在是水无一滴,粮无一粒,钱无一文。我们都想活下去,这后面的路程,只能吃你们的,喝你们的,用你们的。我有个请求,我们全家十四口的命,都是你们宋家救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我们愿意卖身为奴,永远对宋家忠诚。”
奶听了那是相当震惊:“哎呀,老大姐,可不能这样啊。我们宋家也是苦出身,哪有买奴仆的道理!你说这话,真是折煞我了。”
田婆婆相当执拗,要是宋家人不答应她的要求,她就带着一大家子走,风里雪里走一步算一步听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