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创业女汉子一言不合就开干

第115章 安南镇定能浴火重生(1 / 2)

在这非常时期,作为党政一把手的金县令就是全安南镇百姓的主心骨。宋喜雨建议他应该四处走走,点燃整个安南镇自救的斗志。

金县令和师爷一交流,也觉得这是目前来说最好的举措。因为宋喜雨这几次献计献策的突出表现,她也有幸随行,晋升为金县令的小跟班。

宋喜雨首先跟着金县令到了城西的棚户区。这里居住的几乎都是一贫如洗的平民。平日里,一间间鸽子笼一样的小房屋挨挨挤挤的,是镇子里最底层的所在。现在地龙翻身过后,这里的房屋全部煎饼式坍塌,全部夷为平地变成了砖石瓦砾。

“乡亲们!方才那地龙翻身,震塌了咱们的房屋,可绝震不垮咱们安南镇的骨气!此刻,生死攸关,时间紧迫!老夫命令,家中尚有完好青壮年们的,要积极站出来!你们是咱安南镇的脊梁,力气要用在刀刃上!大家快去扒开废墟,救人要紧!妇孺老者也别闲着,在空地搭建临时医棚,照顾好伤员。大家务必听指挥,齐心协力,共度此劫!”

金县令胖鼓鼓的身子站在一个磨盘上,竭尽全力鼓励着大家。灾民们看到尊贵的县令老爷亲自来探望大家,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棚户区,平日里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彼此都认识。因而也就不等不靠,自发地互救起来。

宋喜雨看金县令说得口干舌燥,把水囊递给他。金县令很喜欢喝这水囊中的水,甜滋滋的,喝完之后,他就觉得自己的全身都充满了力量,在地龙翻身时身上的那几处刮蹭的伤,好像已经没有了。他对这水囊的主人,越发地充满好奇心。

宋喜雨随着金县令和师爷,又来到集市附近。这里平日里熙熙攘攘的,是安南镇的热闹所在,现在则是一个重灾区。

金县令看着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的救援人员,动情地说:“乡亲们,我知道大家累得腰酸背痛,双手磨出血泡,可还有人被埋在废墟下,生死未卜!大家看,这左臂系有红布条的,就是来自招远县城的宋家庄救援队,人家是逃荒到了咱安南镇,正好看到咱们遭此大难,立即就伸出了援助之手。”

“大家看,这个兄弟为了救王婶家的孩子,手臂被砸伤,仍在坚持。这几个人冒着浓烟烈火,从瑞祥酒楼救出了十一个人!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为了咱们,命都豁出去了。咱们安南镇的人,也要不甘示弱。从来都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继续加把劲,多救一个是一个!多救一个人,就有一个家庭能活下去!”

宋喜雨从随身的口袋里,拿出两张娘烙的薄饼,递给金县令和师爷。他俩吃得狼吞虎咽,觉得这烙饼的手艺真是天下无双,口感异乎寻常地好。宋喜雨看他们意犹未尽,就又一人给了一张。

金县令问:“宋姑娘,你们打算是待在安南镇还是继续往前走?”宋喜雨看着他,很认真地说:“金县令,我们想继续走,想找一个离晏北府城近一些的地方。”

金县令同样认真地说:“那我建议你们到太平镇或者黑山镇比较好。你们临走的时候,别忘了到我这里拿一封书信,我想备不住能帮上你们的忙。”

踩着布满碎石瓦砾的路,宋喜雨又随着二人来到了鹿鸣书院。往日的这里,绿树林立,环境清幽,还有一大片北方很少见的黑竹林,象征着文人的气节。可是现在,处处残垣断壁,就连书院门前那一个标志性的母子鹿雕像,也断为几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