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宋家的大厨房就氤氲着热气。胖婶和她的两个妯娌,在忙着做早饭。宋家老太太说了,以后的饭食要用心做,一大家子,老的小的都要养身体,不要怕浪费粮食。
今天的早饭是稀溜溜黏糊糊的精米小米两掺的粥,还蒸了三大笼屉的肉龙,切成一段一段的。一盘煎咸鱼、一盘切开的咸鸭蛋、一盘萝卜咸菜炒肉丝、一盘卤肉、一盘蒜末拍黄瓜、一盘炒酸豆角。每个人还有一个鸡蛋。
“奶,你这伙食安排得太棒了!”喜才堂哥搓着手,急不可耐。
“大妹子,这一日三餐,都是高标准,我和郁青必须得交伙食费!”田老大夫说。
“老夫人,我们这做下人的,吃黑面糙米就行,用不着吃这么金贵的东西!”胖婶也是很不好意思。
作为全家一日三餐大总管的奶奶豪横地说:“这都说的什么话?一家人不吃两样的饭!再说这家里的花销雨宝都给了我真金白银,你们要谢啊,就谢雨宝!”
见大家又要说比大沙河的水还要多的感谢的话,宋喜雨拿起一个鸡蛋,在桌子上一敲:“食不语!吃饭!”于是,所有人都捧着碗吃得热火朝天。
饭后,由大哥驾着马车,宋喜雨和爷、大伯父、二伯父、爹以及两个姑父,一起坐车去晏北府城。
进了城,找了个存放马车的地方,几个人就沿着晏北的街道仔细地看着。
“雨宝,真没有卖卤肉的!”二伯父的眼睛里都是笑意。
爹也说:“只有两家菜店,蔬菜也一般,蔫头耷脑的。”
大哥也发现了商机:“雨宝,咱这都走了两圈了,都没看到水果店!”
宋喜雨带头走进了一家最大的杂货铺,一样一样问询着商品。大哥不住地用胳膊肘碰她,比量着口型说:“跟咱家的杂货铺比,差远了!”宋喜雨好笑,废话!咱们的宋家杂货铺,供货商可是招远县城外号“富半城”的马员外、草帽山和骆驼山的土匪,前工部尚书的卫家也做出了贡献,这哪有可比性?
走了大半天,看大家有点累,宋喜雨就随便问了一个商家,来到了晏北府城一家小有名气的面馆,点了七碗面。
待店小二把面端上来,大家都不约而同用筷子挑着面条,然后,一小口一小口地吃了起来。宋喜雨腹诽: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家人的嘴巴都被自己养刁了,这样的面条哪能达到大家的满意?
出了面馆,宋喜雨他们就去了食为天酒楼。俞掌柜看到他们,热情得不得了。这两天酒楼的新菜大卖,凡是来吃饭的,必点几个新菜品,看着辣椒和西红柿潮水一样地变少,他早就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宋喜雨呢!
宋喜雨说明来意,咨询了一下俞掌柜买哪个地段的铺子比较好。俞掌柜心下佩服:这宋家,逃荒过来的,竟然有如此实力,刚安顿下来就买铺子了?这也太神速了!
俞掌柜不敢怠慢,给推荐了一家牙行,等会儿他会亲自陪着宋喜雨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