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创业女汉子一言不合就开干

第145章 给村里做贡献(1 / 2)

让刘三哥感受到快乐,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恐怕是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这傲娇男人也不一定觉得新奇。但是,让宋家庄人感受到顶级的快乐,只要用一天的时间就足够了。

今天一大早,宋喜雨就匆匆来到村委会。没想到,亢奋的村民已经在外面排起了长队。

他们小心翼翼地端着手中的竹篮或者柳条筐,上面都用簇新的棉垫子盖着。这也是两位村长的要求,提前就通知村民,装掐菜的用具都要用新的,以后每天都要刷洗晾晒,谁家在卫生这一块儿不过关,就取消谁家送掐菜的资格。

村委会里,灯火通明。宋村长和牛村长亲自称秤,曹猎户带着秋生把合格的掐菜,小心倒入一个铺了细白布的大柳条筐里,这筐可是大川兄弟几个的手艺,有半人多高。大川在一旁负责记录斤数。村民核对好斤数,摁完手印儿再走。

宋喜雨很满意这几人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了鼓励村领导层保持初心和热情,激发他们的干劲儿,宋喜雨每个月都自掏腰包,给他们每人五两银子的奖金。两位村长更多,还有宋喜雨私下里给的二十斤精米或者细面。像秋生这样村领导层一喊就过来帮忙的,每次活儿都不白干,宋喜雨都会给他们点小回报。

史书如镜,历朝历代的故事都告诉宋喜雨一个道理,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理论是行不通的。一贫如洗的人哪有什么个人魅力?只有真金白银砸下去,让身边的人觉得跟了你有奔头,这才是成功。所以,宋喜雨不遗余力地对宋家庄领导层的人好,他们想到的,她也想到了。他们没想到的,她也想到了。所以,目前宋家庄的每一件事,都进行得井然有序。

村民们看着拉着装满掐菜的大竹筐的马车,驶出村子后,也不回家,都聚在村委会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宋喜雨觉得好笑,就赶紧启发大家:“大家不用在这等,晚饭后听见锣声再过来拿钱。我觉得你们现在得赶紧回去生掐菜,只有天天生,才能天天有掐菜卖!”

一听这话,村委会里瞬间一个闲人都没有了。秋生四个小伙子不由得哈哈大笑。

宋喜雨拿出七只卤鹅,让宋村长、牛村长、曹猎户,还有他们四个一人一只。大家光闻着味儿就口水横飞,一个个很不好意思,但都拿得非常坚决。

夕阳西下,宋家庄炊烟袅袅,当最后一辆马车进了村里,就仿佛是接到了特殊的命令,村民们陆陆续续来到了村委会。屋里坐不下,大家就围在外面,人是越聚越多。

村委会里,两位村长,还有曹猎户和大川在紧张地核对着账目:

食为天酒楼五百斤,一共十两银子。

安北镇三百二十斤,一共六两四百文。

安南镇二百斤,一共四两银子。

辽河镇一百八十斤,一共三两六百文。

……

今天一共卖出掐菜两千二百斤,获利四十四两银子。扣除送掐菜八个人的费用四百八十文,净赚四十三两五百二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