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大夫到了宋家庄,得到了国宾般的待遇。
每天,田老大夫都给他早晚把脉,亲自熬药,所有的药草都出自宋喜雨的天珠空间。奶还念叨着“医者不自医”,拜托田老大夫多多的用好药,不要怕花钱。田老大夫也和周老大夫一见如故,丝毫没有同行相轻,他们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话题。宋喜雨看他俩一见面就黏黏糊糊的样子,还给这俩老头起个绰号,叫“甜(田)粥(周)组合”。
宋喜雨则变成乖巧小厨娘,一天三顿给周老大夫安排好吃食,以弥补他这几个月一想就应该极其悲惨的生活。而且采取的还是点餐制,每天吃什么都得看周老大夫的心情。
大哥现在化身贴身护工,就和周老大夫睡一铺炕上,晚上还不准睡死了,一有风吹草动,就要端茶递水服侍周老大夫大小便。
在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周老大夫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一顿饭啃两个卤猪蹄都不在话下。大家这才知道,他和茯苓刚走出招远县城不久 ,就被自己师弟魏竹明的手下盯上了。一个不小心就被套了麻袋,被带到了五石散的制作窝点。
在这几个月里,魏竹明的五石散制作窝点换了好几个地方。他每到一地,就会掳来精壮的男人来试药,他好像在技术上遇到了瓶颈期。他制出来的五石散凡是吸食一个多月,那人的皮肤就会变得无比脆弱,衣服的摩擦也会让人觉得宛如凌迟,生不如死。
为了延缓或者杜绝这种症状,所以魏竹明把主意打到他的师兄周老大夫的身上。为了让周老大夫乖乖就范,他用尽各种卑鄙下流的手段,断水、断饭食、不让睡觉、喂食少量的毒药……他万万没想到,他这个医术超群的师兄,竟然是块难啃的骨头,就是不答应。
茯苓身上的伤,也是魏竹明为了威胁周老大夫,杀鸡儆猴,故意折磨的。之所以茯苓能够逃脱,是因为魏竹明手下人的一个疏忽。他以为茯苓死了,就扛着尸体来到地面。没想到茯苓在这个过程中又苏醒了过来,这个人小鬼大的娃娃依旧装死,在昏昏沉沉中记住了这个独特的大树根,从而成为破获这个五石散制作的地下魔窟的关键所在。
宋喜雨听说去当铺当戒指的两兄弟找到了,粮铺的二少爷虽然精神受到了刺激但也找到了,真真是皆大欢喜。为此,晏北府城的老百姓自发地去府衙为刘通判请功,又是敲锣又是打鼓的,热闹非凡。
而真正的无名英雄,宋喜雨、刘三哥、朱齐名还有阿富和阿贵,则一人捧了一个大碗,在宋家面馆楼上的雅间,比赛似的吃着面馆的新品——豆角焖面。
刘三哥一连吃了上尖的三碗,还吃了两碟蒜味肠、一碟辣白菜、一碟酸辣掐菜。他毫不掩饰地打了一个饱嗝,真的没把宋喜雨当外人了。
他从袖袋中掏出一张银票:“雨宝,收着,我二哥给你的。”然后又掏出一张银票:“雨宝,收着,这是三哥我给你的。”
宋喜雨拿起银票,一看,嗬,大手笔啊!一个五千两,一个三千两!发财竟然如此容易了吗?
宋喜雨清楚地记得当时那个魏竹明正在写一张纸条,她把人收进空间的时候,顺带着把纸条也带进去了。自然,当她把魏竹明丢出来的时候,把这张纸条也给了刘通判。“货已齐。竹”宋喜雨清楚地记得纸条上面的四个字。难道通过这张纸条,通判大人又有了新发现有了新进展?
不该问的不问,知道太多容易被人灭口。宋喜雨一直秉承着做个识时务的人这个原则,所以,接过送上门的钱,跟刘三哥说起了另一件事。
“三哥,你能帮我弄点桃花纸吗?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