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李治就是借着这事打压大臣没跑,”刘彻看的明白,“这武家在朝中的威望一定是远远比不过这几个重臣,借着这事把这些重臣打压下去,又不用怕武家威胁皇权,李治这事干的漂亮。”
李世民也不骂人了,他得好好想想这事,稚奴干的确实是不错,但比起这个他更在意的是另一点,在稚奴当皇帝的时候关陇集团势力壮大到什么程度了?他能不能现在出手干预一下让关陇集团别再壮大了。
而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集团瑟瑟发抖,天幕已经说明了他们的下场,夺爵的,外贬的,就是天幕也没具体说明他们都是什么下场。
【此事过后,武媚娘就成了李治的皇后。可他们二人的分歧也开始产生了。】
【李治身体不好,头风严重,病发的时候难受至极,政务也不能处理,于是武则天开始帮助李治处理政事,渐渐的,武则天也在朝中培养了自己的势力。】
“你看吧,这武媚娘心思大着呢,一旦让她有机会接触朝政,她的野心肯定会藏不住。”刘彻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李世民感觉今天他怕是要被气死,武则天培养自己的势力的时候皇帝在干嘛?怎么没想到在武则天势力不大的时候限制她?
【于是李治跟武则天两人就起了分岐,李治甚至一度想要废后。】
【一次,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李治也同意了,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
【但这事还没办成呢,就被捅到了武媚娘眼前,武则天立即到李治面前哭诉,李治又念起了武媚娘的好,又不忍心了。】
【李治又将责任都推到了上官仪身上,说自己不想废后,都是上官仪教唆的。】
【自此以后,每次李治理朝,武媚娘都垂帘听政,也积极参与朝政,再后来武则天的势力日渐壮大,甚至是二圣临朝,李治称天皇,武则天亦称天后。】
“这是一路奔着摄政太后的路子去了啊。”刘邦心里明镜一样,这武则天的权势日渐强大,李治身体又不好,等到李治一死,武则天成了名正言顺的太后,还有人能拦住武则天专权吗?
【李治死后,太子李显登基,武则天被尊为太后。】
【但大家应该也都能猜到了,李显登基以后,武则天的权势很大,李显受到限制。】
【武则天跟李治的儿子们能力都不是十分出众,没有如同汉文帝继承大位时的夺权手腕,所以是武则天掌握大权,甚至哪个儿子当皇帝她也能干涉。】
【李显想要任命韦皇后的父亲为侍中,大臣劝谏的时候李显十分生气,一时气急说了句就算是把天下都给他也没什么不可,更何况只是一个侍中呢?武则天抓住这点废黜了李显,转而立李旦为帝。】
“我的天啊,这李显真的是,他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吗?”刘彻看的是一愣一愣的啊,不是,李显处在这种位置还敢说这种话?他这个时候不是应该谨言慎行尽量不被别人抓到自己的错处,然后尽力夺权,成为掌握实权的皇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