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此时还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看评论区看的气笑了,这不孝子孙到底做了什么好事?能让这么多人同仇敌忾这么骂他?
朱棣一脸阴沉,之前就有人跟他说,好圣孙可旺三代,结果就这?合着这话的意思是只旺三代呗?
穆嘉看评论也看的差不多了,点了几个赞就划走了。
大数据或许是检测到刚才穆嘉给好几个英宗朱祁镇有关的评论点了赞,下个视频就推荐的英宗有关的。
视频标题【“大明战神”朱祁镇。】
朱高炽跟朱瞻基两人从刚才看见那些评论后就很着急,这会见到天幕要详细说这个昏君的事了,决定先看完再做打算。
他们要看看这昏君还有没有得救,再决定他们该怎么办。
朱棣 朱元璋两个人倒是很开心,这不打瞌睡就有人给送枕头了吗?他们正愁不知道这昏君干了什么呢,这就来了。
【大家好啊,本期视频博主准备分享一下大明战神朱祁镇,当然,分享这样一个昏君,博主也做好了看的人会少的准备,但博主做视频的目的就是为了跟大家分享历史知识,博主做这期视频也只是想要给那些还不知道朱祁镇这个人的分享普及一下朱祁镇这个人,不想看的也可以划走。】
穆嘉本来是想要直接划走的,但她看到博主这么说,也来了点兴趣,她倒是知道朱祁镇这个人,也很讨厌这个昏君,让她感兴趣的是博主会怎么介绍这个昏君 于是也就耐着性子看下去了。
【朱祁镇呢,本来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后来朱瞻基又废后改立朱祁镇的母后孙氏为皇后,他又占了个嫡出的名分,成了嫡长子。】
【朱瞻基死后,尚且年幼的嫡长子朱祁镇继位,此时的明朝,经历了洪武,永乐,仁宣之治这好几代的积累,国库还是蛮充足的。】
【朱祁镇继位之初,有朱瞻基留下的大臣辅佐,倒是没有什么大事,朱祁镇也安稳长大了。】
【可随着朱祁镇长大,时间过去,这些朱瞻基留下的托孤臣子们一个个的都不在了 ,再加上朱祁镇也确实不再是之前的年幼稚子,他也开始行使皇帝的权利,开始亲政了。】
【他倒是有一番宏图壮志,他太爷爷朱棣跟父亲朱瞻基几次出征打仗,把蒙古那些人打的落花流水,但这两位只是把他们打疼了,打残了,却没有赶尽杀绝 把他们打没 ,朱祁镇立志要超越这两位,把瓦剌等小国给灭掉。】
“朕看明白了,看起来这朱祁镇是眼高手低了。”刘彻发表看法,他心知要打仗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要不然他大汉也不会容忍匈奴多年,要打仗就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哪怕是之前的帝王将敌国打残了也不可掉以轻心,你要灭人家国,他们怎么可能不奋起反抗?所以还是要做好准备再行动。
这朱祁镇想法是好的,可也要有相应的准备,相应的能力才行。
【朱祁镇刚刚掌握朝政,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大展身手一番,那他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是一个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的问题,朱祁镇为什么那么宠信王振?之前的事先不说,就说土木堡之变,王振坑死那么多人以后,朱祁镇为什么依旧觉得王振是个好人?想不通啊想不通。】
【王振这个人呢,仗着朱祁镇宠爱无法无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立下石碑,写明不准内臣干预政事,但王振一个太监,他竟然敢把这块石碑挪开丢的远远的。】
“混账!”朱元璋气得摔了好几个茶盏也不解气,最后又来了一个桌面清理的大动作,“这该死的王振,真是无法无天!”
“谁给他的胆子?连我爹留下的东西也敢动!”朱棣也是气得不行,比朱元璋好不了多少,连摔带砸的,给宫人们吓得不行。
“多讽刺啊,开国的太祖留下石碑防止内臣干政,结果这块石碑被王振这个太监给挪开丢掉。”嬴政单纯觉得这事真是太讽刺,本来还想嘲讽老朱家几句,但转念一想,他家也没好到哪去,还是闭嘴吧。
朱瞻基也是气得不行,派人去找这个王振,看看他现在入没入宫。
【朱祁镇掌权以后,立志要做一个与先祖一样有战功的皇帝,于是点了不少臣子,还带了数十万大军出征了。】
【他带了哪些官员呢?英国公,成国公,兵部尚书,户部尚书,还有内阁成员,林林总总武将文官都算上,加起来竟有数十名官员。】
“啊?什么东西?”刘彻摸不着头脑,且先不说打仗用不用派出几十个官员,打个仗为什么要派这么多文官?难道不是派武官就行了吗?就算需要文官帮忙安排粮草兵马,那也用不到这么多文官啊。
朱元璋跟朱棣心凉了半截,朱祁镇这小子,摆这样大的阵仗,要是真败了,那可就是伤筋动骨的大事了。
而且这个时候大明又没到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真想要建功立业也不至于动用数十官员还有数十万大军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好了,随军官员选完了,那谁来当统帅呢?朱祁镇表示,你们这些武将我都看不上,我要选王振。】
【其实吧,如果只是太监领兵呢,也不算什么,只要这个太监有能力,谁也不会说什么,君不见,郑和不也是太监,他在靖难之役跟数次下西洋的时候可没少立战功。】
【但偏偏呢,王振别说登月碰瓷郑和,就连明末时一心为主的王承恩都比不上,他简直就是第二个赵高。】
完了,朱元璋跟朱棣两人心凉的透透的,一将无能累死万夫,这次大军出征,有这么个统帅,怕是要被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