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样啊,天幕下的人们算明白其中原委了。
【朱祁钰这辈子只有这一个儿子,不是他的皇后所生,博主估计当时皇后想的是。要是这时候就立了这个长子太子,那她以后要是生了嫡子怎么办呢?所以朱祁钰的皇后也反对立朱见济为太子。】
【从皇后的角度,她反对的不是废了朱见深,而是立朱见济。】
【但朱祁钰对这个儿子是真好,因为皇后反对,他把皇后都废了,还联系朝臣支持儿子。】
【最后总算是得偿所愿,改立了自己的独子,五岁的朱见济为太子。可好景不长,朱见济成为太子第二年,就去世了。】
天幕下的人精们都看出来了,朱见济这种时候去世也也太巧了,这不是正常去世的可能性太大了。
首先朱祁镇的生母孙氏肯定不干,明面上说不了什么,暗中动手脚害死朱见济不就行了?你愿意立太子就立呗,只要朱见济死了,立了也没用。
再次,天幕也没说明此时朱祁镇回没回来,他们也不知道,但要是此时朱祁镇已经回来了,此事有没有朱祁镇的手笔也有待商榷。
最后,朱见深此人天幕也没有交代,不知道他是什么品行,已经到手的太子之位就这么没有了,他会不会恨朱祁钰跟朱见济两个人呢?
朱祁钰这个人,可能是处理政务,稳定国家上算是个不错的皇帝,但终究在帝王心术上差了点,他太单纯了,迎回朱祁镇跟立朱见济为太子这两件事上就能看出来。
为帝王者,要能看明白什么人能留什么人不能留,朱祁镇就不能留,明面上不好处理那就下黑手啊,总有人为他分劳。为帝王者还要明白各方势力的心思,朱祁钰这个立太子的举动算是把自己的独子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好啊,朕还真是立了个‘好皇后’啊。”朱瞻基也能看明白这里面的门道,也是被孙氏给气的不行。
而朱祁钰在位的位面,朱祁钰本人看见自己儿子就这么没了,一时间很是伤心。
【朱见济的死要说没有孙氏跟朱祁镇在背后推波助澜博主是不信的,毕竟一件事发生的时候,谁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谁就最有可能是下手的人,朱见济的死哪怕不是他们直接下的手,他们也肯定出了一份力。】
朱祁钰本来还很伤心,但此刻听到天幕这么说,也反应过来了,他只是单纯又不是蠢,天幕此时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也知道了这里面肯定有事,一时间又是伤心又是愤怒的,最后决定与朝臣商议一下这事怎么办,他儿子一定不能白白受这么大的委屈,他要为儿子讨个公道。
【明朝呢,开国太祖朱元璋是个受小农思想影响严重的人,所以朱元璋很重视嫡长,在朱标活着的时候,他从没考虑过其他儿子,哪怕是朱标去世朱元璋再选继承人的时候,选择的也是朱标的二儿子朱允炆,朱标的大儿子朱雄英跟原配太子妃常氏去世后,朱允炆的生母被扶正,所以朱允炆也算是朱元璋的嫡长孙。】
【有这么一位太祖,明朝十分重视嫡长,朱祁钰做的再好,也没有嫡长子这个名分,说破了天,朱祁镇是宣宗嫡长子这一点也不会改变,朱见深做太子的时候呢,那些大臣说不出什么,毕竟最后皇位还是会回到朱祁镇一脉,但换太子这事一出,就又有大臣做文章了。】
【有大臣说,太子夭折,就是上天警告,朱祁钰只是代管朝政,皇位还是要回到朱祁镇一脉才名正言顺。】
“放屁!咱不承认朱祁镇这个混账是咱的子孙,给咱把他族谱除名!”朱元璋看朱祁钰这个时候的大臣竟然说出这种话,也是气懵了,嚷嚷着要把朱祁镇族谱除名,可他忘了,现在莫说是朱祁镇,朱瞻基出没出生都是两说呢,现在族谱上也根本没有朱祁镇这么个人。
【朱见济的去世对朱祁钰打击很大,到目前为止,他就这么一个儿子,还就这样早早的就没了,朱见济没了以后,朱祁钰满宫的妃子,愣是没有一个人再给朱祁镇生下一个儿子。】
如果刚才大家是在想朱见济夭折这事跟孙氏母子有关系的可能性很大,那此时已经确定了,这事肯定跟她们俩有关。
他们母子俩打的主意就是想要朱祁钰绝后,朱祁钰死后哪怕是让朱见深继位,皇位也是回到了他们一支。
【本来呢,朱祁钰正当壮年,没有子嗣也不是一件很急迫的事,所有人都觉得,朱见济没了,朱祁钰以后还会有其余孩子。】
【但景泰八年,朱祁钰突然病重,继承人的问题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天幕下那些人精们都看明白了,这事恐怕背后也少不了孙氏跟朱祁镇两个人的手笔。
【朱祁镇趁着朱祁钰体弱,串通大臣,发动了夺门之变,又登基成为了大明的皇帝。】
“混账!这个孽畜还想要干什么?他能不能放过大明?”朱元璋气得要命,这个祸害,怎么还不死?
朱棣也没好到哪去,但他不是单纯的愤怒,他想到了更可怕的事,于谦这个人,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有过接触的,于谦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一向是铁面无私,最烦那些官场的汲汲营营,他心里最重要的只有社稷百姓。
于谦这样的性子,要是遇见能容人的明君,那就是君臣相和,于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朝廷做更多贡献,但要是遇见了不容他的昏君,那就会衍生出如岳飞“莫须有”一样的千古奇冤,君主无论如何也有名分在这,想要处置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臣子有的是办法,管你冤不冤?
朱棣明白,于谦从他朱棣一朝科举入仕,经历的这几个君主,他自己,太子朱高炽,太孙朱瞻基都知道于谦的才能和性情,都愿意包容,甚至他们还觉得遇见这么一个臣子是幸运,但朱祁镇不一定这么想。
朱祁镇第一次上位时,目光都放在了战功上,他满心志得意满,想要追随祖辈的脚步做一个有战功的皇帝,朝臣里劝阻他出兵的言论肯定被他无视了,他会觉得这些大臣聒噪,但远远没有到想要处死这些人这种地步。
喜欢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请大家收藏: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