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农校的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形状很特殊的水稻,这一株水稻的稻穗比其他水稻的稻穗更饱满,是天然的杂交水稻。】
【那什么是杂交水稻呢?在说这个之前,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植物的授粉。】
【很少有人注意到,果树并不是每朵花最后都能结出果实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里面有雌蕊跟雄蕊之分。】
【有些植物,是自花授粉,就是这一朵花的花蕊里面已经含雌蕊跟雄蕊,在这朵花还没开之前,雄蕊跟雌蕊已经在花里提前完成了授粉,而之后呢,这朵花就会产生胚胎,孕育成果实,种子一类的东西,完成繁衍任务。】
【也就是说,自花授粉的植物,不出意外的话,开花后就不用授粉了,已经完成了。】
【但也有些植物,并不是自花授粉,这样的植物,可能是一朵花里也会有雌雄两种花蕊,但开花前并不授粉,而是开花后靠蜜蜂一类的昆虫,或是其他授粉手段,把一朵花的雄蕊花粉传播到另一朵花的雌蕊上,完成授粉,也可能直接分成雄花跟雌花,一朵花只有雄蕊或雌蕊。】
【但无论怎样,一般情况下,只有授完粉的雌蕊才能长出种子或果实,完成繁衍任务。而水稻,自然情况下是自花授粉的。袁隆平发现的这株水稻是偶然,是不寻常的意外,是天然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觉得,这个发现是一个突破口,以前大家都以为,水稻是没有杂交优势的,说白话就是,大家都不觉得让水稻杂交是个多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袁隆平却怀疑这个理论,他觉得水稻是有杂交优势的。】
天幕这个解释并不是很复杂,虽然把花拿过来让大家分雌蕊雄蕊还是分不明白,可大家还是听明白了这个原理,理解起来不难,也知道了什么是杂交水稻。
可大家理解归理解,天幕说的也很明白了,水稻自然环境下是自花授粉,就算袁老是对的,水稻有杂交优势,要是想要研究出杂交水稻也是任重道远啊。
【可只有想法不行,就像审案讲证据一样,不能光凭一张嘴,科学研究的最基础逻辑就是有了猜想后要设计实验验证,袁隆平也不含糊,说干就干,他组织了实验,尝试了水稻杂交,把水稻雄花去除后人工授粉。】
【大家也都知道,农作物实验这种东西嘛,有了种子还不算完,还得种下去看长成什么样才能有结论,每次实验都要经历漫长的生长周期,可袁隆平一坚持就是好几年。】
【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袁隆平种了数年稻子,又是去雄蕊人工授粉,又是在上万株稻穗里检查的,最后推翻了传统的理论,推论了水稻有杂交优势,并提出了培养杂交水稻的“三系法”理论。】
有些人觉得,袁老的研究这时候取得了重大进展,可那些科研大佬们都知道,这个研究任重而道远呢,现在只能说是证明了杂交水稻这个方向没错,并拿出了理论,下一步才是这个研究里最重要也是最有难度的,那就是“三系法”理论的实践。